English

一生拍攝兩萬多張照片 他卻擔心給父親魯迅“丟臉”?

2019年03月09日 10:2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8日電(任思雨)作為魯迅和許廣平唯一的孩子,周海嬰一齣生就是“星二代”。背負名人光環,他的一生謹慎而低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是一名優秀的無線電專家,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攝影家。

  2019年是周海嬰誕辰90週年。近日,“記憶星塵——紀念周海嬰誕辰九十週年攝影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百餘幅精選經典作品,那些他曾經擔心給父親“丟臉”的照片,再次展示到世人面前。

  從全家福開始的相機緣

  走進攝影展,目光首先會被一張三人合影吸引。

  照片裏,許廣平懷抱著嬰兒,魯迅沒有面對鏡頭、而是側身凝視著孩子。這是周海嬰剛出生100天時的全家福。

  這張照片屬於周海嬰攝影展的第一部分:“家族:愛的記憶”。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在大多數人的眼裏,身為思想家、作家,魯迅先生總是嚴肅犀利的,但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寵孩狂魔”。

  1929年,對48歲的魯迅來説,周海嬰的到來是一個意外之喜。

  周海嬰自幼體弱,魯迅在日記中至少有上百次帶兒子到醫院就診的記錄。他笑言,扯大這個兒子,自己都要成“二十五孝”父親了。他還説過: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儘管朝夕相處的時間只有七年,但周海嬰回憶説,自己一直是在非常溫馨、平和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1936年,魯迅去世。他的遺囑裏寫到對兒子的期許: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周海嬰謹遵遺囑,“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成為一名無線電專家。不過入學前,他一度想當個專職的攝影工作者。

  “我出生100天便被父親抱去上海知名照相館拍了照片,自兒時開始潛意識裏對照相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親切感。在鏡頭前我收斂調皮變成乖乖兒,這是鏡頭隨人選擇的奇妙,抑或是我10歲便拿起相機開始記錄人生的機緣。”

  周海嬰一生酷愛攝影,1938年他拍下生平第一幀照片,1943年,許廣平一位比較富裕的朋友借給他一隻小方木匣鏡箱,由此正式學習攝影。70多年,他一共拍下照片兩萬餘張。

  “可以説是父親教我怎樣去拍照”

  “哎你們看過這張照片嗎?是不是在網上還是書上哪見到過?”

  “對對對!我好像有印象!”

  “你看他是不是很像那個小品演員?”

  三個女生站在一張照片前熱鬧地討論了一番。

  這是周海嬰1949年在上海一個弄堂裏拍攝的熟食小販。幾年之前,這張照片就在網路上火過一陣。攝影展現場,很多停留在照片前的遊客都被這個笑容感染。

  周海嬰的拍攝題材以人為主。將軍李濟深、作家巴金、戲劇明星言慧珠,鄰居父子、修鞋匠、踩高蹺的隊伍……他的鏡頭沒有居高臨下,照片裏,人物的神態都自然平和。

  他喜歡抓拍:“我經歷過舊社會,對社情民意很敏感。我的照片中有解放前的難民和乞討者,也有解放後的所見所聞。我不為‘獵奇’,只希望證明時事。”

  周海嬰不是記者,拍攝純粹出於自己的興趣,而那個年代普通人擁有相機的很少,所以這些以“平民視角”拍下的社會景象,自然變成十分珍貴的歷史記錄。

  1948年後,周海嬰跟隨母親許廣平離開香港北上,與一批民主人士前往東北解放區。地下黨送了幾百元錢讓他們買防寒衣服,喜歡攝影的周海嬰提出想買一架相機,母親便只買了幾件舊衣服,用省下的錢讓他買了一架照相機。

  這次北上嚴格保密,也沒有攝影記者跟隨。於是,不到20歲的周海嬰拍下的所見所聞,就成為了歷史見證的“孤本”。

  周海嬰攝影展共分為五個部分,既有魯迅家族的私人影像,也可以看到社會“眾生相”。從無名百姓到賢達志士,從守舊遺老到時髦青年,從風景畫似的鄉景到城市被轟炸、發洪水等情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的照片記錄下從民國時期向新中國過渡的片段,是極其珍貴的現代史研究資料。

  “為什麼我特別留意于難民、戰患、市井風貌等?主要是受到父親的影響,當年他對底層人民的關愛,特別是替受傷的黃包車夫包紮傷口等情景依然歷歷在目。這種潛意識中的教育對我影響極為深廣,可以説是父親教我怎樣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視角去關注社會和關愛大眾。”周海嬰曾説。

  曾擔心照片拿不出手,給父親丟臉

  “雪痕鴻爪”“大地蹄痕”——母親許廣平曾在周海嬰的初學攝影簿上親筆題寫下這樣的內容。

  周海嬰一生謹慎低調,儘管拍攝過2萬多張照片,但在近70年時間裏,這些作品從未公開發表。

  “我是在一個‘人場’的環境下長大的,就像磁場,我被這個‘人場’控制著,父親一直在鞭策著我,也給我壓力。”2001年,他出版《魯迅與我七十年》,希望讓世人了解一個更凡人的、生活中的魯迅。但對於自己的身份,周海嬰一方面很淡然,另一方面很回避。

  2008年,為了慶祝父親的80歲生日,周海嬰的兒子、當過攝影記者的周令飛幫助父親整理底片並籌辦攝影展。

  他説,那時父親一直擔心自己的作品拿不出手,給魯迅“丟臉”,説不知道這些照片有無價值,是否值得拿出來給大家看。

  攝影評論家劉鐵生曾説,周海嬰先生的攝影有我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歷史深層次的東西,對於了解魯迅同時代的人,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2011年4月7日,周海嬰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今年是周海嬰誕辰90週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對魯迅先生的熱愛,也使人們對其生活、家庭十分關注。最近有一個好的機緣,周令飛先生代表家屬意欲捐贈一批其父親周海嬰的攝影作品及文獻。

  “周海嬰先生的攝影作品,有幾個部分引起了專家和攝影愛好者濃厚的興趣:一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生活,包括中産階級家庭和弄堂生活兩個方面;二是民主人士從香港到東北解放區的照片;三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北京的生活,包括輔仁大學、北京大學的大量照片。這些照片,對中國現代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吳為山説。

  雖然沒有像父親一樣針砭時事、用文字表達人生態度,但周海嬰同樣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觀察和認識記錄了下來。他用手裏的鏡頭,為經歷過的時代留下了寶貴的瞬間。(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