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探索文化“放管服”新路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省文化市場主體及活動呈現大幅增長:新審批設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同比增長74.9%,審批營業性涉外、涉臺到廣東演出同比增長26.4%,審批藝術品進出口經營活動(含會展)同比增長48.7%,審核通過遊戲遊藝機同比增長139%。
這些數據大幅增長的“秘訣”,是廣東省文化廳探索創新“放管服”改革的新路,通過降低準入門檻、規範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不斷激發文化市場活力。
加大放權,市場主體生機勃勃
在暫不改變現有法律法規制度的情況下,廣東省文化廳從加大放權、強化監管、提升服務3個方面,提出了15條舉措和建議,採取委託、轉移、下放等方式,將省級行政審批許可權委託、下放給地方實施。
根據方案,廣東省文化廳取消“文物商店銷售文物審核”;推動取消“設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審批”,在未取消前委託給廣州、深圳實施;允許在廣東自貿區內設立的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先行先試,從2018年起在全省範圍內、2019年後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服務。同時,將“館藏二、三級文物修復、複製、拓印許可”中的“複製、拓印許可”以及“博物館二級以下(含二級)藏品取樣方案審批”,將“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科研標本”和“外國公民、組織和國際組織參觀未開放的文物點和考古發掘現場審批”委託給考古發掘資質單位實施,將“非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和其他單位借用省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二級以下文物審批”委託給省級國有文物收藏單位實施。
與此同時,放寬市場準入門檻。2013年以來,廣東省文化廳先後取消對上網服務場所和遊戲遊藝場所總量和佈局規劃的行政性規定,取消設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最低註冊資本100萬元、從事網路遊戲經營活動最低註冊資本1000萬元的限制。
這些有利於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讓廣東文化市場主體及活動呈現大幅增長。2017年,廣東省文化廳新審批設立的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2708家,主體數量躍居全國首位;審批營業性涉外、涉臺演出1049件;審批藝術品進出口經營活動113宗;審核遊戲遊藝機機型機種965款。
強化監管,放管結合,分類施策
部門對委託下放權力的最大顧慮是下放後,地方和受委託單位因不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而造成事故,擔心承擔連帶責任。為此,廣東省文化廳在權力委託下放後,強化監管。
廣東省文化廳建立落實“一事一備案”制度,實現審批事項實時報備,加強對地方和受委託單位的審批管理。廣東省文化廳還加強對地方和受委託單位的政策指導,開展隨機抽查和定期檢查。對因監管不到位而發生審批事故的地方和受委託單位,將及時批評教育;經批評後仍再次發生審批事故的,取消、收回審批權。
同時,廣東在文化市場與産業領域堅持放管結合,分類施策。如對網吧及娛樂場所著重加強行業引導。廣東省文化廳自2014年起選擇5個城市進行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試點,2016年又在全省確定92家娛樂場所開展文化娛樂場所轉型升級試點,以點帶面、逐步鋪開。目前,廣東的網吧、娛樂場所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提升服務,減少群眾跑動次數
廣東省文化廳著力優化服務,對仍需審批的項目通過減少申請材料份數、減少群眾跑動次數、壓縮辦理天數,提升優化審批事項服務水準。一方面,進一步對審批事項辦理所需材料進行梳理分析,最大限度壓縮申請辦理所需材料;另一方面,通過資訊化手段最大限度實現審批業務辦理的電子化、網路化,將審批業務跑動次數最低減少至一次。
以“設立經營性網際網路文化單位審批”為例,以前的程式是先由申請人到廣東省文化廳辦事大廳遞交材料,然後由相關處室審核,審核通過後申請人再來領取許可證。遇到材料缺失等情況,申請人需要來第二次甚至多次。改革後,申請人只需要在網上傳送相關材料的掃描件,待審核完成並出許可證後,申請人前來領證時帶齊相關資料的原件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後即可領證。這樣只需要跑一次就可以了。
廣東省文化廳還進一步壓縮辦理天數。對80%的報批件,提升到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情況比較複雜的,可延期5個工作日完成剩下報批件中的80%;對情況特別複雜的,可再延期5個工作日完成。
在文化市場領域,所有審批事項均在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或文化部平臺辦理,並向社會公開辦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期限和辦理依據等,基本實現了網上全流程辦理和群眾辦事“零跑動”“零超時”“零投訴”,絕大多數審批事項實現提前辦結。
同時,廣東省文化廳加大行政審批涉企收費和仲介機構清理力度,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免費。(記者 譚志紅)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