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守藝”到“受益”,網際網路時代“非遺”如何活起來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佈由文化部確定、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共518項。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申報的土族盤繡位列其中,屬於民間美術大項。
土族歷史悠久,如今主要聚居在青海、甘肅。1988年,人民日報記者曾探訪互助土族自治縣土官村,被土族姑娘們五彩繽紛的服飾所震撼,帶回“彩虹的家鄉”的印象記。
刺繡是土族姑娘的重要技藝,而盤繡則是土族刺繡中主要的繡法之一。土族盤繡做工精湛,針法獨特,具有很高的美學和收藏價值。在1988年的採訪記中,記者曾期盼:“願土族女的‘針線’,有一日能像貴州山坳裏的蠟染一樣,走向海內外愛美者的眼前,‘彩虹的家鄉’因此而更加多姿多彩。”
盤繡雖然精美,還進入了“非遺”名錄,有不凡的美學價值。但它做工費時又費精力,土族姑娘一般也只有趕集會、走親戚等重要場合才會亮出來。原始成品大多有些缺乏實用性和時尚感,很難被土族之外的大眾接受。幾十上百個工時繡出的繡片,常常只能換來微薄的收入。當地好多年輕的土族女子都放棄了這項技藝,在農閒季節選擇外出打工,盤繡的傳承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2017年,在國內主要電商平臺的支援下,“媽媽製造·土族盤繡合作社”項目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啟動。合作社邀請設計師開展浸入式體驗和創作,對盤繡進行美學重構和時尚設計,設計出更時尚、更具生活實用性、更符合市場需求的衍生産品;為掌握盤繡技藝的土族婦女提供進一步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培訓,共同生産製作盤繡産品;由電商平臺為産品提供包裝設計製作、商品質檢、線上行銷運營、物流配送等支援,把盤繡衍生品推向市場。
圖: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合作社技術帶頭人祈生敏(右)在烏鎮“共用紅利:網際網路精準扶貧”論壇展示盤繡衍生産品。
手藝人變成“守藝人”,這不僅是土族盤繡,也是很多“非遺”技藝面臨嚴峻考驗。許多“非遺”技藝散落於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自身保護與傳承的能力有限,不少“非遺”保護在政策扶持下,處於勉力維持狀態。“非遺”之美無法滲透到現代生活場景中,無法在當代形成有效的保護與利用迴圈。
有手藝,不僅要“守藝”,更要“受益”。網際網路帶來改變這種困境的契機。通過網際網路,使“非遺”和億萬用戶的生活産生關聯,通過設計師與“非遺”傳承人的合作,解碼“非遺”本身的美學基因,賦予其在現代生活中通行的鑰匙。在日前舉行的“喚醒千年之美”“非遺”新經濟圓桌論壇上,與會者聚焦新經濟平臺對接下的“非遺”傳承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非遺”傳承提供新視角,為“非遺”傳承開拓新空間。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盤繡合作社的實踐成為討論的良好範例。
實踐者將這種嘗試總結為喚醒、激活、賦能、服務。激活指向“非遺”技藝本身,著重發現“非遺”內部美的基因和密碼。激活則是指向外部生活,通過對“非遺”的重構設計,實現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進入消費語境。賦能指為其提供展現的舞臺和平臺,提供運營支援。服務則是指向“非遺”全産業鏈,結合政府與産學研之力,從資本、市場,人才等多個維度為“非遺”提供可持續的産業化解決方案。(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傳CHUAN工作室 辛津)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