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2016  >   2016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直擊現場

劉立:打造健康城市 通過生態連接提升民眾健康

2016年10月30日 14:38:0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秀傳醫療體系醫療資訊副院長劉立為與會嘉賓介紹了物聯網導向智慧健康城的相關情況。(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10月30日北京訊  (記者 高旭)2016年第八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天(30日)上午在北京開幕。臺灣秀傳醫療體系醫療資訊副院長劉立為與會嘉賓介紹了物聯網導向智慧健康城的相關情況。劉立表示,我們期待透過一個健康城市打造,通過生態係的連接,做到先天后天治本和治標,用最少的資源,提升民眾的健康。

  劉立首先表示,大時代的健康趨勢,城市的市民最重要的連接,第一個是生命的連接,必須跟醫療做連接;第二個是和生活連接,我們必須跟智慧健康做連接;第三個健康城市的連接,在整個城市的穿透力,必須通過健康穿透,必須靠醫療來黏著。

  劉立表示,大陸在健康中國2030年裏面,一直往預防、往健康的方向邁進。臺灣也是一樣,臺灣過去的保險主要都在醫院的支出上面下功夫,慢慢的我們的健保也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繼續往下這樣走,我們能夠繼續改變醫療的方法和內涵是有限制的。所以在大健康時代,我們希望從人民的角度著手,希望人民能夠為他們的健康多做一點什麼事情,人民健康了,對醫療的需求就會降低。所以在臺灣開始提出所謂健康存摺或者雲端藥力的概念,每個人都有一個存摺,存的是就醫和健康的內容。所以大健康的思維,在未來臺灣的趨勢,會從原來的政府只會運用醫院的資源醫療民眾,變成政府用各種各樣的資源,希望能夠提升民眾的健康,進而減少醫療的輸出。

  在這樣的思維下,劉立説,有兩個基礎建設是我們必須要做的,第一是希望把醫療的物聯網夠建構起來。另外就是醫療的大數據。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看一下用老、養老、防老、醫老,整個大健康産業有兩個元素,第一是可世化的大健康數據,這樣的數據已經超過了醫師和病人自己能力處理的程度,第二個當然把所有的資料往上必須産生各個使用者可以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們把整個移動的物聯網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上雲,一部分是下雲,上雲沒有辦法産生價值,下雲可以産品價值,通過可視化的大數據加上行動的物聯網,我們才有辦法做出來。

  劉立説,內地在過去“十二五”時期,城市化居民已經高達56.1%,在未來到2030年可以達到9億,我們是先把城市建構抓住了,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而在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過去的一些碎片化的過程,怎麼樣透過這次智慧城市,把這個大家碎片化的問題給解決。

  劉立表示,我們期待透過這樣一個健康城市打造,通過生態係的連接,我們希望做到先天后天治本和治標。先天治本還是回到基因病序,剛才一直提到的還有97%不知道,先天治標的部分,我們要回到個人化醫療,後天治本,當然必須做智慧健康,後天治標,回到醫院。我們期待醫院用最少的資源,把錢用在刀口上。

  2016年第八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天(30日)上午在北京開幕。(台灣網 尹賽楠 攝)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