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11日電 (記者 鄒瑞玥)11日下午,我國已故著名圖書館事業家、古籍版本目錄學家、書法家,原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誕辰110周年紀念座談會暨《顧廷龍先生紀念集》首發式在上海圖書館舉行。顧廷龍親屬,生前同事、友人,上海圖書館領導及員工代表,文化界人士、學者、媒體代表共約120人參加了紀念座談會。
《顧廷龍先生紀念集》收錄了最新發表的研究論文及紀念文章15篇,並首次以影像的形式介紹了顧老的生平事跡。與會學者指出,顧廷龍為中國古籍的搶救與延續做出了重要貢獻,"七·七"事變後,他不忍江南文物遭日本侵略者肆意擄掠,毅然辭職離開北京回上海,與文化名人張元濟、葉景葵等創辦私立合眾圖書館,藉以保存瀕臨毀滅的文獻典籍。解放後,他將十余年來收集的合眾圖書館近30萬冊古籍及近代中外珍貴文獻悉數捐獻給國家,使之成為上海圖書館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
50年代中期,他從造紙廠廢紙堆中搶救出數以萬計的家譜文獻。早在40年代。他就編纂了《合眾圖書館叢書》一、二集。執掌上海圖書館後,又提出孤本不"孤"的印書計劃,50、60年代,他主持了宋刻《唐鑒》、《韻語陽秋》等30余種館藏珍貴弧本的編印,使之公諸于世。
據悉,原合眾圖書館舊址(今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現已建立一座顧廷龍紀念館。當天與會者還一同參觀訪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