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成雙邊育才交流平臺

時間:2014年11月12日 10: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成雙邊育才交流平臺

  圖為廣西藝術學院越南留學生表演舞蹈。 洪堅鵬 攝

  中新網南寧11月11日電(記者 林艷華 洪堅鵬)“中國有很多世居民族,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廣西的螞拐舞非常有特色,我們都會跳。越南有些舞蹈也相似。”在廣西藝術學院留學的越南學生阮氏瓊商和她的同學11日晚在表演本國民俗舞蹈——《越地高原》後,獲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當晚,第十屆“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優秀教育成果展演匯報演出在廣西藝術學院舉行。

  11日晚,來自廣西藝術學校、廣西藝術學院、廣西師范大學以及廣西大學等中職和高校的學生,以及東盟留學生,分別以舞蹈、聲樂、雜技、器樂等藝術形式展示學校藝術專業教育教學成果。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濟南藝術學校等2所廣西區外院校亦選派優秀節目參加展演,前者帶來的女子群舞《畬家女兒拍》令現場觀眾眼前一亮,喝彩不絕。

  據介紹,本屆“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是文化部2014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係列活動之一,主要是為了貫徹落實文化部推動實施中華文化藝術“走出去”的戰略,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教育廳聯合舉辦的“紅銅鼓”中等藝術教育專業比賽的基礎上,邀請全國以及東盟部分國家的藝術院校進行節目展演,進一步提升廣西藝術教育教學水平,實現廣西教育與文化共同發展繁榮。

  據了解,本屆成果展在原有的聲樂、器樂、舞蹈、雜技等4個類型的基礎上,增設書法、美術、攝影等3個類型。其中書法類參賽作品74件,獲獎33件;美術類參賽作品134件,獲獎61件;攝影類參賽作品99件,獲獎30件。為共享本屆藝術教育成果,組委會挑選了部分書法、美術及攝影獲獎作品在廣西民族博物館于2014年11月10日至2015年1月10日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覽。此外,主辦方還通過動態視頻和平面資料對藝術教育成果進行展示和宣傳。

  廣西文化廳副廳長朱創偉介表示,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相得益彰,通過“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加強中國和東盟各藝術院校的交流互動與合作,將進一步推進中國-東盟藝術教育共同繁榮發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