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

江蘇省軟體及資訊産業發展實施意見(2002.12.03)

時間:2011-12-15 16:07   來源:台灣網

  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軟體及資訊産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文件

  蘇政辦發〔2002〕130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江蘇省軟體及資訊産業發展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江蘇省軟體及資訊産業發展實施意見

  (2002-2005年)

  資訊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資訊技術以其強大的滲透性和資訊資源應用的廣泛性,引發了國際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革,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資訊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和各地區提高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省委、省政府對發展資訊産業高度重視,採取一系列措施,使我省資訊産業迅猛發展。2001年,全省電子資訊産品製造業共完成銷售收入1061億元、工業增加值230億元和利稅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9%、20.4%和21.4%。全省電子資訊産業出口達60億美元。軟體産業快速發展。截止2001年,我省有172家軟體企業通過“雙軟”認定。南京聯創、南瑞繼保電氣、東大金智、南瑞集團、南瑞科技股份和南京欣網視訊等6家軟體企業列入中國軟體百強。江蘇軟體園、蘇州新加坡工業園軟體園、蘇州新區軟體園、無錫軟體園、常州軟體園累計有470余家企業入駐園區,沿江軟體産業帶的格局已經形成。

  從發展趨勢看,資訊産業的價值主體正由硬體向軟體轉變。軟體業在資訊産業和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鼓勵軟體産業和整合電路産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1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資訊化工作辦公室關於振興軟體産業行動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02〕47號),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加大工作力度,實現我省軟體及資訊産業高起點、大跨度、超常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資訊化為龍頭,帶動資訊産業發展;以資訊産業為支撐,服務資訊化建設。發揮蘇南已形成的電子資訊産品製造基地的優勢,進一步優化環境,大力吸引外資進入基地,加速國際資訊産業和先進資訊技術向我省轉移,迅速壯大産業規模,提升産業水準,儘快建成國際電子資訊産品製造業基地。貫徹“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方針,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立足應用,努力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擴大出口,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加快省內軟體企業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步伐,加強自主研發,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儘快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軟體産業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2005年,全省資訊産業(製造業、軟體業、通信業、資訊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100億元,佔全省GDP比重達8%,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結構升級的支柱産業和增強綜合實力的戰略性産業,促進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資訊化水準邁上新臺階。

  到2005年,産業規模將在200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多,在各行業中名列前茅。電子資訊産品製造業工業總産值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23.4%;工業增加值400億元,年均增長24.3%;銷售收入2000億元,年均增長24.1%;實現利稅150億元,年均增長20.1%;出口108億美元,年均增長23.2%。

  到2005年,軟體銷售收入將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三番,自主開發的軟體和服務基本覆蓋國內各個應用領域,軟體出口額達到3億美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體産品,創立10個以上軟體品牌,形成10家銷售額超過億元的軟體企業,10家較有規模的整合電路設計企業,力爭培育1家銷售額達10億元的軟體企業;軟體專業技術人才達到6萬人,優化軟體産業人才結構;以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為目標,促進軟體業與其他産業融合,提升其他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建設以江蘇軟體園為龍頭的沿江軟體産業帶,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用,使之成為國內一流、充滿活力的集軟體開發、生産、交易以及各種專業服務於一體的軟體産業基地。推進軟體企業的重組整合,儘快形成相互聯繫、各具特色的産業鏈。

  二、工作重點

  到2005年,我省軟體及資訊産業要發揮比較優勢,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資訊化建設規劃,充分利用資訊技術提升和改造傳統産業,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企業資訊化等重大資訊化工程提供必要的裝備和技術支撐。

  (一)電子資訊産品製造業

  整合電路及新型元器件。重點支援國家級整合電路設計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支援部分開發園區建立整合電路設計平臺,鼓勵各行業整機企業和設計公司合作開發專用整合電路(ASIC)和系統級晶片(SOC)。重點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設計公司在相應專業領域做大做強,成為國內知名的整合電路設計公司。以設計業帶動晶片業和封裝業的發展,使整個産業鏈規模逐步壯大。重點發展新型平板螢幕件(STN-LCD、TFT-LCD、PDP等)、片式元器件(片式二極體、三極體、電阻、電容、電感等)、光電器件(光學頭、光纖放大器EDFA、密集波分復用器DWDM等),形成規模經濟。

  通信産品製造業。以光纜為基礎,重點發展光通信産品,向前延伸開發生産光纖、光棒,向後延伸擴大光纖接入網設備、SDH光纖傳輸設備、基於密集波分復用設備(DWDM)等光傳輸設備的産品規模,形成光通信産業鏈,建成我國光通信産業的重要基地。積極發展以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為核心的晶片、基站以及無線接入設備。並以此為基礎開發應用軟體,推動網路增值服務。

  電腦及網路産品製造業。積極為資訊化特別是電子政務等提供安全可靠的硬體設備,如網路伺服器、路由器、交換機以及網管系統等。重點為能源、公交、金融、醫療等領域開發配套的電子資訊産品與系統,積極推進IC卡及應用系統在各領域的應用,開發適用於小區和家庭的電子保安系統、POS機、高性能終端、商用收款機、計稅收款機、支付密碼器、條碼讀寫器、智慧卡及讀寫設備等金融商貿設備,形成較大的生産規模。

  視聽産品製造業。積極推進數字技術處理電視、家用資訊終端設備、數字有線電視産品、數字衛星電視産品,開發生産數字高清晰度彩電(HDTV);採用多媒體技術開發生産集電腦通訊和電視為一體的數字化家電産品。努力實現鐳射視盤機機芯、鐳射頭、光學組件、編解碼晶片等關鍵件的産業化,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建成DVD國內最大的開發和生産基地;保持汽車音響在國內的優勢,積極發展數字音響和家庭影院,開發多功能家用投影電視,替代笨重的大螢幕彩電。

  (二)軟體業

  做大企業規模。整合資源,重點培育20家重點骨幹軟體企業,其中10家銷售收入超億元,力爭培育1家銷售收入達10億元的軟體企業。培育10家有一定規模的整合電路設計企業,形成一批技術含量高、規模效應強、品牌形象好的軟體産品和軟體服務的骨幹軟體企業。發揮國家軟體産業基地和南京、常州、無錫、蘇州軟體園形成的沿江軟體産業帶的區域優勢,組建軟體企業聯盟。

  做強優勢領域。大力扶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基礎軟體産品,如:整合辦公軟體(OFFICE)、網路防火牆、入侵檢測等軟體産品和3G晶片、安全晶片等,儘快形成産業規模;在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體系建設上,圍繞我省軟體産業在電力系統應用、電信系統應用、企業資訊化等方面的優勢,挖掘我省豐富的教育、文化市場資源,拓展軟體産業的市場空間。培育新的優勢軟體領域,促進軟體産業資源整合,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軟體産業發展規律的企業成長機制。加快骨幹軟體企業的形成,培育10個以上著名軟體品牌。結合我省電子資訊産品製造業基礎好、規模大尤其是外資企業集中的現狀,鼓勵開發嵌入式系統,掌握核心技術,實現産品升級,促進加工型産業向自主開髮型産業轉化。

  推動軟體及軟體服務出口。充分利用我省軟體人才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實施適合軟體交易特點的出口管理辦法,為軟體企業擴大出口創造條件。支援軟體企業承擔委託加工項目,逐步提高出口軟體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把我省軟體出口拓展到應用服務、系統工程承包及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軟體産品。大膽吸收和借鑒符合國際慣例的生産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改進軟體企業經營管理,提高軟體産品品質水準,增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擴大軟體産業的國際交流,鼓勵企業開展CMM認證,推動軟體開發的標準化,鼓勵軟體企業積極承接國外軟體定單,從軟體模組定制加工逐步實現軟體産品出口及相關軟體服務的國際化。儘快建成軟體出口服務體系,建立與重點出口市場相關行業組織的資訊交換機制,研究分析國際軟體市場與技術發展動態,為企業提供資訊服務。鼓勵有競爭力的軟體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到境外設立研究開發、市場行銷和服務機構。通過與國際著名軟體企業合資、合作,壯大我省軟體産業規模,培養高層次的系統分析、設計和管理人才,提高我省軟體企業的管理水準和出口能力。

  帶動相關服務,促進軟體服務體系形成。以資訊化為龍頭,深度開發電子商務軟體平臺與電子政務軟體平臺,形成資訊化帶動軟體産業,軟體産業支撐資訊化的互動發展格局。抓住資訊化建設的機遇,發展以資訊系統整合、資訊系統工程監理、軟體檢測服務、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運作與服務、軟體與資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等專業化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鼓勵軟體企業聯合、合作,實施專業化分工。支援和發展系統整合、整合電路設計、網路服務、資訊系統諮詢和維護、外包等資訊服務業,培育專業化軟體服務企業,逐步完善軟體産業體系。

  加快國家軟體産業基地和南京、常州、無錫、蘇州軟體園的專業化服務環境建設,吸引國際著名軟體企業來我省設立軟體研發中心。支援各地軟體園加快園區的專業化服務建設,整合專業資源實施共性技術平臺建設,為園內外軟體企業提供軟體産品的技術交易、版權交易、共性軟體技術平臺服務、軟體專業人才培訓服務、風險資金注入等專業化服務,推動軟體園建設上新臺階。組織制定我省資訊化建設和扶持軟體産業發展的有關法規和技術標準及資訊安全標準,完善軟體企業認定、軟體産品檢測、資訊系統整合資質認證、資訊系統工程監理等規章制度,依法開展資訊化建設。

  三、政策措施

  (一)支援軟體産業開拓國內市場。重點圍繞電子政務、現代遠端教育、農業資訊化、企業資訊化、數字城市等資訊化應用重大項目,大力實施軟體産業化示範工程,組織優秀的軟體企業和系統整合企業,在重要設備、關鍵技術上進行攻關,開發技術先進、品質穩定的軟體産品。政府部門要率先垂范,優先採用國産軟體和應用系統,帶動企事業單位和全社會使用正版軟體和國産軟體。發揮行業協會等仲介組織的作用,針對市場、技術變化,組織企業廣泛開展技術交流、産品展示活動,開拓市場,為軟體産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實行軟體産品的政府採購制度,制定政府採購軟體産品和服務的目錄及標準,政府採購應當優先採購本國軟體産品和服務。利用財政性資金建設的資訊化工程,用於購買軟體産品和服務的資金原則上不得低於總投資的30%。國家、省重大資訊化工程實行招標制、工程監理制,承擔單位實行資質認證。鼓勵企事業單位在資訊化建設中,與軟體企業合作開發或積極採購國産軟體産品和服務。

  (二)提高軟體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以軟體産業化為目標,以重大軟體技術創新為重點,以軟體骨幹企業為主體,發揮我省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加快産學研用體系的建立。我省科技經費向軟體産業傾斜,重點支援面向産業化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和重大關鍵共性軟體技術研究開發,主要包括整合辦公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網路應用平臺、資訊安全及網路安全、嵌入式系統、大型應用軟體、軟體構件庫等基礎軟體和共性軟體。鼓勵跨國公司與我省軟體企業、大學、科研機構聯合設立軟體研究開發機構,共同研究開發基礎軟體、工具軟體等方面制約軟體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加強軟體標準的研究與制定,重視軟體檢測工作,促進軟體企業提高品質管理能力。

  (三)加大對軟體出口的扶持力度。針對軟體貿易特點,進一步完善軟體出口管理辦法,為軟體企業出口提供便捷服務。軟體出口基地內的軟體出口企業可以開立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帳戶,帳戶的收入範圍為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收入,支出為經常項目項下的外匯支出及經批准的資本項下的外匯支出。支援符合條件的軟體出口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究開發、市場行銷及服務機構,並在用匯上給予支援。中國進出口銀行南京代表處通過提供出口信貸方式,支援軟體産品出口,開拓國際市場。把軟體工程國際合作納入我國同有關國家的雙邊合作框架協議。發揮省軟體行業協會和進出口商會等仲介組織的作用,支援軟體出口企業在境外開展宣傳、推介和參展活動。

  (四)加大對軟體産業的資金投入。以軟體産業為試點,逐步建立健全産權交易市場,實現非上市軟體企業的資本流動,吸引社會資本增加對軟體産業的投入。通過多種方式拓寬軟體産業融資渠道,促進建立軟體産業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對軟體産業的風險投資。經審核符合境外上市資格的軟體企業,均可允許到境外申請上市籌資。為保證軟體産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十五”期間,省財政向軟體産業的投入不少於2.5億元。其中,省軟體和整合電路專項經費、省科技攻關計劃經費、産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等可用於軟體産業發展的資金,通過結構調整,向軟體産業傾斜;同時,為了確保軟體産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體現國家、省政策的導向和支援作用,在省級財力可能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對軟體産業的投入。

  (五)落實軟體稅收優惠政策。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産的軟體産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徵即退,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産品和擴大再生産。在我國境內新創辦的軟體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根據國家規劃佈局內軟體企業的認定標準,促進我省符合條件的軟體企業申報國家規劃佈局內軟體企業認定,切實保證軟體企業所得稅退稅工作的順利進行。軟體企業人員薪籌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

  (六)整頓和規範軟體市場秩序。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電腦軟體保護條例》,堅決打擊軟體走私和盜版活動。省、市、縣(市)各級政府和財政撥款事業單位要為購買自用正版軟體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和規範市場秩序中的作用,協助政府加強反壟斷、反傾銷、反盜版工作,制止不正當競爭。加強軟體産業統計指標體系的研究,儘快建立軟體産業現狀和政策執行情況的定期評估機制,對軟體産業運作情況和相關産業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引導軟體産業發展。

  (七)加快軟體産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建設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才”的大環境。允許和鼓勵技術要素參加分配,進一步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的建設,擴大招生規模,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課程和教材建設。高等學校和中專校要加快培養軟體專門人才及軟體編程人員。組織各類培訓機構,培養軟體從業人員;積極開展與國外教學機構、國際著名軟體企業和國內軟體企業的聯合辦學,多模式、多渠道培養軟體人才。加快人才引進,解決好人才待遇問題,大力引進國內外優秀的軟體系統設計、整合電路設計和軟體企業高級管理人才來我省工作。通過簡化出入境審批手續,適當延長有效期等方式,方便企業高中級管理人員和高中級技術人員參與國際交往。大量吸引海外優秀留學人員回國。鼓勵國外留學生和外籍人員在省內創辦軟體企業。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