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華人學者熱議“兩會”焦點 表達看法和期望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期:2013-03-13 10:29

 

  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焦點引起在日華人學者熱議。

  “大部制”是行政改革的方向

  在本屆“兩會”上,以“大部制”為中心的行政改革成為熱議話題。通過國務院部門的合併、精簡和放權構築“小政府大社會”成為改革方向。針對中國的行政改革課題,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政治係教授、行政學專家毛桂榮表示,“大部制”行政改革的方向是必然的。

  毛桂榮稱,“大部制”方向對了,但實行的過程比較複雜。比如鐵道部與交通部合併,形成“大交通”體制,廣電局、新聞出版署可與文化部合併,形成“大文化”體制,等等。鐵道部原有幾十萬員工,轉制後人員如何歸併,公務員身份怎麼辦?毛桂榮認為,實行大部制後,應有過渡性政策,不會一步到位。

  毛桂榮還表示,部委合併後需要進行功能調整和功能轉移,比如可以把原鐵道部裏制定政策和實施政策的部門分開,前者留在部委,後者實施企業化,設立國有企業,可以通過設立行業協會、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等多種方法實現功能轉移。

  日美應該細讀中國外交主線

  杏林大學華人教授劉迪在談到這次“兩會”所展示的中國外交政策時指出:溫家寶在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過去5年的外交成績,指出全方位外交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劉迪認為,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合作是過去5年中國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進展,順利建成擁有20億人口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對推動中國與東盟的經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了世界經貿合作的典範。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了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發展海洋經濟,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劉迪表示,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中國從辛亥革命開始從前近代國家過渡到近代國家,而近代國家的特徵就是“領域國家”,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做到領域國家對周邊海洋的經常性管控,過去5年,中國加強了對海洋的管控和利用,這是中國國家建設的一個進步。

  劉迪還説,溫家寶在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具體談到中日關係,但是強調要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

  二戰結束後已近70年了,世界一直都沒有發生兩次大戰規模的戰爭。中國國家外交的基本政策是“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這是一個不動不變的目標,這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也為如何解決周邊關係問題提供了一個方向。不能用一個點,比如説釣魚島問題等,曲解中國主要的外交政策。日本、美國的政治家及媒體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盼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給新華僑更好待遇

  城西大學教授張紀潯教授對於“兩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願望。他表示,海外華僑對於國內的僑務政策,尤其是和自身有關的問題十分關心。張紀潯關注國內僑務政策已經10多年了,比較注意的是子女教育問題。比如加入外國籍的人和華僑子女要上國內的大學,目前採取不同的方法,希望能有新的政策讓加入外國籍的人和沒有入籍的人差異縮小。

  此外,華僑在國內買房子和國內的人是一樣的,反過來加入外國籍的人在國內不能買房子。這是和僑民、華人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期待中國能加以注意並解決。

  張紀潯説,中國這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引進新華僑,希望能夠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給新華僑更好的待遇,讓新華僑更踏實地回國服務。

 
編輯: 普燕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