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交流是國與國、人民與人民之間相互了解、增進友誼與互信的橋梁。中國留美學生目前已經成為美國國際學生中的最大群體,是中美民間人文交流的年輕力量。這一代留美學生在美國社會的學習與生活、收穫與工作怎樣,可以説也將貢獻于中美交流的未來。本報駐美記者走進新一代中國留美學生,勾畫出他們變化中的留學生活剪影。
年輕化 多元化
● 中國留學生是在美外國留學生中的最大群體,留學不再僅是學術精英的專利。
● 新一代留學生綜合素質更高,留學專業和院校選擇,乃至學成後的出路更廣泛、多元。
中國學生是美國留學生中最大的群體,2012年度美國國際教育協會《開放門戶2012》報告顯示,2011—2012年度被美國高等教育機構錄取的中國學生達到194029名,比上一年度增加23%,中國仍高居美國國際生源國首位。其中,在美國留學的本科生數量已經超過研究生,本科階段的中國學生入學人數增加了31%。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提供的簽證統計數字顯示:2012年前7個月,美國駐華使領館共在華發放15萬個學生簽證(F—1),這一數字較上年同期增長25%。
中國赴美留學人數逐年快速增長,據美國有關方面統計,2011年在美中國留學生比2010年增長24%,佔到在美外國留學生的22%,是在美留學生中最大的群體,印度留學生佔14%。2011年,5.7萬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讀本科,而5年為1萬名。
“中國留學生是我們學校最大的留學生群體。”喬治 華盛頓大學國際學生辦公室助理主任道恩 伍滕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統計,喬治 華盛頓大學2011學年共有2553名國際學生,其中約750人來自中國大陸,包括170多名本科生。
伍滕説,學校之所以招收這麼多中國留學生,是因為申請人數在不斷增加。“很多中國學生又確實非常優秀,讓人沒有拒絕的理由。”她説,大多數中國學生選擇了經濟、會計、工程等專業。“我想這是因為中國學生在數理方面比較有優勢,此外也可能是出於對未來就業的考慮。”
“中國留學生的增多,在國家層面也很有意義,加強了中美兩國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也帶動了民間交往,有助於減少兩國之間的隔閡。”學成後留美任教的黃成説,得益於中國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成為美國大學內的熱點議題,美國高校願意與有中國背景的教授合作,並招收更多的中國學生。
黃成對新一代中國留學生有著自己的觀察。“我來美國上學的時候,中國留學生還不算多,而且多數人是有獎學金的,選擇的專業也多是基礎學科。”黃成説,現在的中國留學生不但數量越來越多,而且更加低齡化,許多學生來到美國讀本科。的確,比起過去以自然科學類留學生居多的情況,現在中國留學生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化,如藝術、經管、金融、法律等社會科學類。
“新一代留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表現為英語水準更高、運用電腦等更熟練、見識更廣、心態更開放,這體現出我們國內教育水準的整體提升。他們也擁有更多的選擇,包括可以選擇的專業和學校更多,學成後的出路也更廣。對他們來説,海外學習更多地成為一種人生經歷,留學的訴求更加多樣。現在許多留學生的心態很好,畢業後可以選擇在美國工作,也願意回國發展。”
黃成指出,留學已經從之前學術精英們的專利,變成了中國普通大眾也能享受到的教育。“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很多父母認為花半個房子的錢送子女出來留學是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