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亞裔致力慈善事業 被指“成為美國人必經之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期:2013-01-10 15:33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道,隨著美國亞裔人口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亞裔形成了一個新的群體,他們開始發展自己的慈善事業,捐贈大筆的金錢給和自己的族群或者與祖(籍)國有關的組織,比如高等大學、博物館、音樂廳和醫院。作為回報,這些機構對美籍亞裔的態度也愈發和氣,甚至不少亞裔在董事會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有專業人士指出,亞裔做慈善會是成為美國人的必經之路。

  據《紐約時報》報道,2012年11月,有800多人參加了在曼哈頓中城舉行的高級慈善晚宴,他們邊享用著精緻的食物,邊競拍著滑雪和高爾夫假日遊,捐贈了一百萬多元給紐約當地的一家非盈利組織。不過這次可不是紐約平常上流社會的豪門聚會,捐贈者大多是韓國移民以及他們的子女。

  韓裔安德森女士是兩家家庭慈善基金會紐約愛樂和波士頓大學的董事會會員。她説,越來越多的韓國同胞在同輩一些美國主流人士的影響下,開始意識到慈善事業的重要意義。

  出生在越南的華人迪恩袁(Dien.S.Yuen)在孩提時代移居美國,如今一直致力於亞裔慈善事業從事諮詢師工作。2012年一群華裔慈善家在袁的協助下,成立了全美第一家華裔社區基金會(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Foundation)。

  她預測,亞裔慈善活動的發展之路才“剛剛開始”。“許多慈善捐贈者在剛開始踏入這個領域時,不知道他們有能力進行慈善捐贈。他們甚至不知道向海外捐贈也可以減稅。” “我想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年裏這將會有一個巨大的增長。”她表示,“因為慈善業已成為主流。”

  袁指出,隨著全美華裔人口激增,家庭式基金會日益增多時,單講舊金山灣區就有超過386個家庭基金會;但直至近期全美卻依舊缺失任何華裔社區基金會,專門為流離失所的華裔家庭募集資金。

  美國印度基金會的副主席喀什亞形容亞裔人士做慈善會“成為美國人的必經之路”。

  據管理Centenium Capital Partners基金負責亞洲投資和中國證券的鄭安娜分析,隨著生活的改善和事業的發展,不少成功的華裔逐漸改變理念,積極回饋社會,成為樂善好施的慈善家。因為許多人發現,其實人生中有些事比金錢更重要,每個人都可以為社會、為他人做奉獻。美國是由移民建立起來的,所有的移民都走著同樣的路,帶著夢想來到這裡,達成夢想後就想辦法幫助下一代達成他們的夢想。

  僑報網曾援引Diverseeducation.com網站報道稱,亞裔傾向於捐贈大量錢財給特定的項目,而不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他們更關注教育事業、老年人等問題,也更傾向於向這些領域捐贈。年長的亞裔捐款者更易於心存感激,選擇回饋。有資訊顯示,亞裔校友在捐款之後,往往不太主動問這些資金的去向或者應用領域。

  報道指出,亞裔是僅次於拉丁裔的在美增長最快族裔,2000年到2012年間,亞裔人口增長了49%。亞裔人群中,普遍存在慈善捐贈行為,且這種行為源於亞洲文化中固有的關愛、同情他人的特性。

 
編輯: 普燕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