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劉舒淩)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主席萬鄂湘18日在北京接受媒體聯合專訪。就“何為當前民革面對最緊迫課題”的提問,他指出,加強參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參政能力和水準是民革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天在北京閉幕。萬鄂湘在會議期間舉行的民革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主席。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萬鄂湘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相關闡述體現了中共中央對多黨合作事業一以貫之的高度重視,為參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萬鄂湘指出,民革將加強參政能力建設,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的任務和困難,在更高的水準上履行好參政黨職能,發揮好參政黨作用,為執政黨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作出新的貢獻。
他表示,過去多年的參政議政工作中,民革逐漸形成了以“三農”、“祖統”(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社會法制為重點工作領域,以專委會為主要工作平臺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後,民革將繼續發揮在這三個領域的優勢,不斷拓寬參政議政的渠道。
促進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交往,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是民革工作的重點。就這方面工作,萬鄂湘指出,民革是以推動祖國統一大業,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為重點工作的參政黨。
萬鄂湘説,過去這五年,兩岸關係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由過去的對峙局面變成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共十八大對深化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論述。民革全黨將切實提高對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的認識,進一步做好涉臺參政議政和研究工作,大力提升涉臺參政議政工作的能力和水準;進一步強化涉臺研究工作,為民革涉臺參政議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援,也為執政黨和政府決策提供有價值、有分量的參考;同時,還將加大做好臺灣基層群眾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對臺交流工作新品牌。
回顧歷史,萬鄂湘表示,民革老一輩領導人,像李濟深、何香凝等人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民革是如何成立的、如何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自己的貢獻,又是怎樣成為新中國的一支重要建設力量。全體民革黨員一定要認真傳承和發揚民革老一輩領導人與中國共産黨風雨同舟的優良傳統。
據介紹,民革第十二屆中央領導集體平均年齡為58.9歲,均具大專以上學歷,其中7人具研究生學歷,6人具高級技術職稱。目前,民革共有1938位黨員在全國擔任各級人大代表,11342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在政府、司法部門任廳局級以上實職職務的60人,擔任中央和國家部委的各類特邀(約)員26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