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上元
——寫在侯鏡如會長誕辰110週年之際
今年是我們黃埔學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黃埔軍校同學會原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原會長侯鏡如誕辰110週年。侯鏡如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和黨的愛國統一戰線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我們越發懷念這位老學長,想念這位老學長。
侯鏡如同志是河南永城人,曾就讀于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中州大學。當看到國家貧弱落後,飽受外邦欺淩時,他毅然投筆從戎,立志報國,于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中任職,他參加了兩次東征,並由周恩來、郭俊同志介紹,于1925年冬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他奉中共黨組織指派,參與指揮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暴動,並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春,中央派侯鏡如到河南省開封工作,遭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後經中共組織營救獲釋出獄。他受黨組織派遣,先後到香港中共華南局軍委和天津中共順直省委軍委工作。1931年,在上海工作時由於中共組織遭國民黨反動派破壞,侯鏡如同黨組織失去聯繫。但他一心向黨,始終按照共産黨所指引的目標來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事準則。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先後任八十九旅旅長、二十一師師長、九十二軍軍長,參加了忻口戰役、臺兒莊戰役、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大型戰役,與日寇浴血奮戰。抗戰勝利後,侯鏡如同志與中共組織取得聯繫,按照黨組織指示,積極配合解放軍的軍事行動,組織和推動一批國民黨軍政人員響應中共中央號召宣佈起義,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成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侯鏡如在香港期間,積極宣傳中國共産黨方針政策,廣交朋友,在促進祖國統一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受到中共領導人周恩來以及李克農、安子文等同志的嘉獎和勉勵。
1952年,侯鏡如從香港回到祖國大陸定居,先後擔任了政務院參事,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市人大副主任,民革北京市委主委,第五、六、七屆民革中央副主席,第八屆民革中央名譽主席,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等重要職務,為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做出了積極貢獻。
侯鏡如同志始終不渝地關心著祖國統一工作,併為之不懈努力奮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中央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方針。他深受鼓舞,更加全身心投入到祖國和平統一事業中。他十分關心海峽兩岸黃埔同學,曾陪同鄧小平同志會見了在臺黃埔同期同學鄧文儀先生。他們曾經同室學習,同場操練,結下了深厚情誼,雖然後來天各一方,但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維護祖國統一、共同振興中華的心願是相通的。為了更好發揮黃埔同學在祖國和平統一中的作用,侯老奔走于同學之間,穿針引線,獻計獻策。1983年春節,在一次座談會上,他和鄭洞國、黃維等早期黃埔同學,共同提出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建議。他們的意見得到了鄧小平同志和中央有關部門的重視。1984年初,侯老利用赴美探親機會,又同宋希濂、李默庵、蔡文治等黃埔同學在華盛頓發表了《黃埔軍校同學及其家屬促進中國統一籌備委員會宣言》,呼籲天下黃埔同學應秉承孫中山先生遺志,繼續發揚黃埔精神,為促進中國統一而奮鬥。宣言中説:“地球上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唯有建立統一強大的中國,才能鞏固世界和平,這是中國人對全世界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切盼全體軍校同學及其家屬奮發參加促進中國統一的運動,發起成立了“留美黃埔軍校同學及其家屬聯誼會”,為臺灣和海外黃埔同學來大陸訪問、探親做了大量工作。
1984年6月16日,來自海內外數百名黃埔校友第一次歡聚在首都北京,隆重紀念黃埔軍校建校60週年,成立了黃埔軍校同學會,侯鏡如同志當選為副會長。黃埔軍校同學會的成立,團結了廣大黃埔同學及其親朋故舊。回顧後來兩岸黃埔同學熱烈交流的情景,我們難以忘記侯鏡如同志在創辦黃埔軍校同學會時所花費的心血。1984年7月,黃埔軍校同學會組建了辦事機構。當時收到一些同學來信,反映落實政策遺留問題。侯鏡如同志指示:要把落實政策和團結教育結合起來,激發廣大同學的愛國熱情。對於一些同學的問題,侯鏡如同志親自過問,親自向有關單位介紹情況,提供證明材料。在有關部門的支援下,同學中一大批落實政策問題得到了解決。這些黃埔校友,非常感激共産黨的關懷,有的甚至流下了熱淚。許多從臺灣和海外來的黃埔同學和親友,目睹黨的政策兌現和家鄉巨變,改變了往日的誤解,消除了舊有疑慮,對“一國兩制”充滿了信心。
1988年,侯鏡如同志擔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他始終站在反對“臺獨”的前列,利用他獨特的經歷和身份,為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奔波勞碌。他多次在國內外的重要會議上高聲疾呼: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光復臺灣是中國軍民包括廣大黃埔師生,經過八年艱苦抗戰,犧牲兩千萬生命換來的,絕不允許一小撮民族敗類把臺灣再從祖國分離出去。在黃埔軍校建校70週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10週年紀念會上,他又與李默庵將軍發表了致黃埔校友的公開信,呼籲校友“竭忠盡智,立而言,起而行,力排內外干擾,協同呼應,風雨同舟,共促統一”。
侯鏡如會長始終懷著對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的熱切期盼。直到病危時,他仍然關注兩岸關係的發展,唸唸不忘祖國早日實現統一。他曾語重心長地説:“和平統一祖國是關係到中華民族前途興衰的大事,需要海內外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同來完成。時不我待,機不可失。我們必須有緊迫感、使命感,不要把這一歷史任務留給後人。”今天,侯老離開我們已經十八個年頭了,前輩學長的諄諄教誨、音容笑貌仍然激勵著我們努力工作、不懈奮鬥。我們緬懷侯老的豐功偉績,就是要學習他愛國、愛人民的堅定信念,學習他致力傳承黃埔精神、推動兩岸交流交往的執著毅力,學習他為祖國和平統一盡心竭力的奮鬥精神。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始終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繼續發揚黃埔精神,攜手努力,為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早日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係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