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質疑臺大教授張亞中受聘為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有“去臺灣化”意圖,張亞中則回應,委員會採共識決,他沒那麼大本事主導會議決定。圖片來源:臺灣《蘋果日報》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道,民進黨“立委”鄭麗君指臺灣教育部門安排“統派”學者進入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意圖“去臺灣化”。被點名的臺大政治係教授張亞中昨天(11日)説:“如果我講的沒道理,不可能成為會議共識。”教育部門也表示否認,稱非刻意安排。
鄭麗君日前説,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投書媒體,質疑歷史教科書在搞“臺獨”後,“教育部”對此“認真看待”,過去兩個月密集開會研商討論。她拿出一份“教育部”開會通知單,事由為“研商高中歷史教科用書內容處理事宜”,主持人是“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
鄭麗君稱,“教育部”主要根據一份“民眾建議意見”,要求修改臺灣史的“歷史定位”,藉此納進“中國史”範疇。她指,該份“民眾”意見都是站在“去臺灣化”立場。
被點名的臺灣大學政治係教授張亞中長期研究國際關係、兩岸關係及中國近代史,5月份以學者身份新加入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他説:“委員會採共識決,我沒那麼大本事一人就可主導會議決定。”
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小組委員、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表示,如果每個委員都堅持自己政治立場,誰也説服不了誰,最後會一事無成。因此,當初在制訂高中歷史課綱時,就是回到“憲法”,教科書商如不依此原則編書,“會被我們修理”。
臺當局“教育部中教司長”張明文表示,這次高中歷史科的審定委員有13人,包括臺灣史學者3名、中國史學者3名、世界史學者4名、現職高中教師3名,聘期為1年。今年5月時因為有一個委員請辭,所以新聘一學者遞補。
針對鄭麗君質疑,審訂委員會在5月底突然安插一位“強烈主張兩岸統合”的政治學者,張明文説,因為有委員離開,按規定再增聘一名學者,絕非刻意安排。
張明文表示,依往例會多方會談,“教育部”目前審議是給今年9月高一新生的語文和歷史課本,協助名詞使用的厘清,希望能在7月底定案,8月可以印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