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華僑新生代改寫“子承父業”歷史 漸融入主流
 
 
來源:浙江在線      日期:2011-12-26 13:20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許多青田華僑新生代不再子承父業,而是在居住國漸漸融入當地主流社會,躋身于當地的政府部門,其中不乏在政治、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領域工作,完美“蛻變”,成功 “轉型”,成為21世紀僑界新生代學習的典范。

  “白衣天使”是個青田姑娘

  成為“白衣天使”是陳曉靈從小的理想。時隔10多年,她的這個理想終于實現了,成了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家醫院的醫生。

  陳曉靈的父母10多年前就出國闖蕩了,最後在匈牙利定居。陳曉靈在初中畢業後就被父母從青田接到國外去了。

  本來陳曉靈應像其他華僑子女那樣,幫父母打打下手,做做雜活,以減輕父母肩上的擔子。但開明的父母卻拿出了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將女兒送到當地學校學習,還給女兒請了位家教,讓她盡快學好居住國語言,並供她讀到大學畢業。

  “其實在國外很辛苦,而我父母這種做小買賣的生意人就更辛苦了,有時真想放棄上學,幫幫父母。”陳曉靈說,每當她提這件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是告訴她,不上學就會像他們那樣辛苦,有知識了才能出人頭地。聽了父母這番話後,陳曉靈堅持修完了大學里的醫科專業的學分,並于今年10月份順利應聘到醫院工作。

  “醫生在這個國家還是蠻受人敬重的,待遇也不錯,準時上班下班,也很輕松。”陳曉靈說,偶爾出診給病人看看病,也會有一筆可觀的收入。“若不是父母含辛茹苦地供我念書,我就沒有這麼好的未來。”對此,陳曉靈很感激父母,她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像她父母那樣,培養自己的子女,為子女將來能在居住國找份體面的工作鋪好路。

  青田小夥在英國當“園丁”

  在英國倫敦的藝術學院里,人們會經常看到一位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小夥,更確切地說應該是青田小夥,神採奕奕地步行在校園內,他就是該學院的繪畫教師葉文君,今年26歲。

  葉文君的祖籍來自溫溪,曾爺爺那代就出國闖蕩了,整個家族去過好多個國家,最終在英國扎根。葉文君從小在英國長大,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在父母的影響下,從小就會講青田話。

  由于葉文君從小喜歡繪畫,在讀大學選修專業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美術專業。因成績優異,畢業後,葉文君很快被倫敦的一家藝術學院聘為教師。

  “能夠在學院里當老師,教育那些學生,感覺很有使命感。”葉文君說,當了多年的老師,沒了剛當老師時的忐忑不安,多了份沉穩,教起課來也得心應手。

  如今的葉文君正在忙著籌備自己的作品展,他計劃在世界各地舉辦展覽會,當然他最想在家鄉青田展出自己的作品。“我記得7歲那年回過家鄉青田,之後都沒回去。”葉文君說,不管自己在哪里工作,家鄉永遠是家鄉,他永遠也不會忘記。

  知識改變命運 加快融入步伐

  近年來,在海外打拼的華僑不再像從前那樣,讓孩子們繼承他們的事業忙于賺錢,而是將更多的焦點寄望于他們的學業上,努力將他們培養成有文化有知識的高學歷人才,希望他們能夠讀好書,憑著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

  21世紀是個知識競爭的時代,一些80後的華僑新生代,他們正逐漸擺脫“繼承父業”的固有模式,躋身當地各界成為精英,在居住國的各個領域用自己的真才實學表現著與眾不同的才幹,受到了當地人們的認可,改寫著華僑新生代的嶄新篇章,加快了融入當地主流的步伐。

 
編輯: 徐維彬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鏈接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