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6月

  時間:2010-07-04 15:23    來源:華夏經緯網     
 
 

  1日 臺“觀光局”公佈數據顯示,1至4月大陸赴臺人次達52.5萬,同比增長72.3%,其中58%以旅遊為主;大陸游客佔赴臺旅客總數的29.8%。

  高等院校展示會組委會指出,自4月1日起至5月31日截止,共有25所高校的2763名學生申請赴臺就讀,這是大陸大學生首次大規模申請赴臺短期就讀。

  2日 馬英九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有智慧找到解決兩岸爭端的方案。與兩岸高層會面相比,兩岸民眾增加了解互動,更有助雙方長遠發展,“走得穩比走得快更重要”。

  臺“立法院”針對民進黨要求復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草案的主張,確認5月10日的議事錄有效,這標誌著陸生赴臺法案已完成初審。

  3日 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以官方身份訪問香港,並希望此行能為未來訪問大陸熱身。賴還明確表示歡迎國臺辦主任王毅訪問臺灣。

  臺“公審會”以12比4的投票結果,駁回臺聯黨提出的ECFA“公投”提案。

  臺《Cheers》雜誌調查顯示,54.07%的臺灣經理人首選外派工作地為大陸,過半大陸經理人對是否赴臺工作表示無所謂;42.31%的臺灣人在兩岸工作往來經驗方面感到不安,54.17%的大陸人感到愉快。

  臺“金管會”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臺灣上市櫃公司累計登陸投資9799億元(新台幣,下同),今年可望突破兆元。

  4日 “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路”正式啟動,由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臺“教育展資處處長”朱惠良領隊,按南京—貴陽—安順—寶雞—漢中—成都—重慶—峨眉線路行進。

  5日 馬英九在接見其上任以來首次訪台的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因斯坦等3名參議員時指出,美國應儘快同意對臺軍售,並重啟臺美TIFA協商。

  民進黨在高雄舉辦“人民要做主、ECFA要公投”集會,抗議“公審會”駁回ECFA“公投”案。該黨事先揚言要發動數萬人參加,但據警方估計,現場僅有5000人左右。

  7日 臺“財政部”統計顯示,臺灣5月出口255.4億美元,同比增長57.9%,進口222.9億美元,同比增長71.4%,順差32.5億美元,均創近年單月新高。

  8日 馬英九夫人周美青以雲門舞集榮譽團長身份赴俄羅斯,展開“藝術文化之旅”。周隨後以同樣身份于20日訪問義大利,30日訪問西班牙。

  臺北地院以檢察官無法提出證據為由,判決陳水扁在“機密外交費”案中無罪。這是陳被羈押以來首次有案件判無罪。

  民進黨公佈最後一波五都市議員初選民調,其中14名“陳水扁連線”成員通過初選。

  9日 馬英九在接受專訪時指出,“並不排除與中國大陸簽署和平協議”,不過“沒有時間表”,“因為不能確實地預測雙方需要多長時間處理彼此間許多緊迫的經濟問題”。

  浙江省長呂祖善率團赴臺,展開主題為“探親訪友、交流溝通”的8天參訪行程,先後舉辦經貿、旅遊、文化等多場雙邊活動。

  民進黨中常會決議,將委託民間智庫及學者規劃兩岸對話與交流平臺,在尊嚴、對等且不預設政治前提下與大陸展開對話。

  10日 馬英九指出,將設置“經貿營運特區”吸引臺商進駐;“經濟部”則推出五大策略爭取年底前吸引臺商回流達到400億元。

  11日 臺“高等法院”對陳水扁家族“國務機要費”案等四大案件做出二審宣判,陳水扁夫婦分別由一審無期徒刑改判20年徒刑。但扁家、特偵組均不滿判決結果,分別於23日和25日提起上訴。

  12日 臺灣17個縣市舉行基層選舉,國民黨實際拿下1187席鄉鎮市民代表和1988席村里長,民進黨分獲170席和49席,“藍大綠小”的基層政治版圖未變。

  民進黨完成中執委、中評委改選登記,擬於7月18日舉行黨代表大會選出新一屆權力核心。共有謝長廷、呂秀蓮、蔡同榮、陳明文等47人登記參選中執委,邱議瑩等13人登記參選中評委。

  13日 ECFA第三次兩會專家工作商談在京舉行,雙方確定ECFA協議文本由序言及總則、貿易與投資、經濟合作、早期收穫、其他等5章共16條組成,並在早期收穫計劃方面進一步凝聚共識,標誌著兩岸溝通ECFA取得實質進展。

  14日 臺北松山機場直飛上海虹橋機場正式啟動,臺北市K郝龍斌搭乘首航班機抵滬參加世博會臺北文化周活動。

  15日 民進黨籍臺南縣長蘇煥智來北京、上海等地推銷芒果,再度掀起民進黨縣市長登陸熱,隨後屏東縣長曹啟鴻宣佈將於12月訪問青島。

  16日 臺灣籍作家朱秀娟、陳映真、莫那能正式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這是中國作協成立以來首次吸納臺灣會員。

  18日 臺“高等法院”合議庭以陳水扁被判重刑且海外鉅款尚未完全匯回為由,裁定繼續延押兩個月。

  19日 第二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等9市舉辦,主題為“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包括4大板塊、24場大型活動,臺灣方面出席人數逾萬人,成為傾聽民聲、匯集民智、凝聚民意、聚焦民生,推動兩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空前盛會。

  20日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強調,兩岸交流,沒有黨派之分,沒有地域之別,應當遍及城市和農村,深入到縣市、鄉鎮、學校和社區,深入到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和少數民族等各個界別之中。

  國臺辦主任王毅在第二屆海峽論壇大會上指出,今後兩岸交流應向更加廣泛、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方向努力。王毅並透露,1至5月臺灣同胞往來大陸196萬人次,同比增長10.3%,大陸居民赴臺66.6萬人次,同比增長59%,其中大陸游客赴臺52.6萬人,同比增長90%,預計全年兩岸人員往來將超過600萬人次,其中,大陸赴臺遊客將突破100萬人。

  21日 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宣佈,“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增聘有“政治金童”之稱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出任“秘書長特別顧問”,為五都選舉提供援助。

  22日 臺“主計處”公佈數據顯示,臺灣5月失業率為5.14%,失業人數56.7萬人,分別較4月減少0.25個百分點和2.6萬人,為連續9個月下降。

  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在福建永定縣正式成立,並與臺灣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簽署交流合作協議,舉辦首次“永定客家論壇”。

  24日 第五次“陳江會”前的預備性磋商會議在臺北舉行,雙方就ECFA及智慧財産權保護兩項文本達成共識。其中,臺灣提出的ECFA早收清單共539項,計138.4億美元,佔對大陸出口金額的16.1%;大陸提出的早收清單共267項,計28.6億美元,佔對臺出口金額的10.5%。

  臺《遠見》雜誌民調顯示,蔡英文信任指數跌至49.6,是自去年底縣市長選舉以來首次落入“有失民心”的負向評價,民進黨信任指數也下跌0.5點至40.8。

  臺“金管會”核準土銀、合庫、一銀及彰銀的大陸辦事處升格為分行。這是兩岸金融三法通過後首批獲“金管會”核準升格的名單。

  25日 臺北地院就9年前開庭審理的拉法葉艦採購案做出一審判決,宣佈雷學明等5名涉案將校全部無罪。

  26日 民進黨舉辦“反對一中市場、人民公投作主”大遊行,蔡英文、蘇貞昌等五都參選人,李登輝、呂秀蓮、謝長廷、遊錫塹、黃昆輝及20多個“急獨”團體出席。儘管民進黨聲稱將動員十萬人,但警方估算僅3.2萬人參與,到達最終集會地點凱道的則僅1.6萬人。

  27日 臺“國防部”發佈馬英九最新核定的將官晉陞名單,僅有4位晉陞中將、26位晉陞少將。

  “立法院長”王金平同意出任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黃昭順競選總督導,並表示會全方位支援與輔選。

  28日 臺南縣長蘇煥智在網路發表文章稱,“其實民進黨內很多公職人員主張更務實經貿往來,但敢公開表達的很少”。蘇並透露陳水扁原本2003年初已決定推動兩岸直航,但因李登輝強力反對而作罷。

  29日 第五次“陳江會”在重慶舉行,共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和《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輿論普遍認為,框架協議的簽署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重大進展,也是兩岸關係史上的里程碑。

  國臺辦主任王毅在回答臺媒關於臺灣與它國商簽FTA議題時強調,大陸建交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是國際客觀事實,但對臺灣出於經濟發展需要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建立經濟關係是可以理解的;在和平發展的大方向下,大陸“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

  馬英九表示,簽署ECFA後,“兩岸和平繁榮已不是天邊玫瑰,手摸得到也感覺得到”,“臺灣與大陸間的和平也向前邁進一步”。

  30日 臺聯黨向“中選會喂交ECFA"公投”新案的11萬份聯署書,主文仍為“你是否同意政府與中共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兩岸經濟協議’或ECFA)?”但理由書部分文字有所修改。

  陳水扁在《蓬萊島雜誌》發表《蔡主席英明》與《蔡主席無可避免的使命與重擔》兩文,稱他看好蔡投入2012年“大選”。

  臺“工業總會”、臺北市美國商會分別發表2010年白皮書,肯定兩岸簽訂ECFA,呼籲馬當局推動全面性自由化經貿政策,建議美國儘速重啟臺美TIFA協商。

  中國銀聯與臺灣財金資訊在臺北聯合宣佈,即日起開通銀聯卡在臺灣ATM機的提款、預借現金及查詢餘額等服務,單日單卡提款上限為1萬元人民幣。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5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4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3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2月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1月        2009年兩岸關係大事記-12月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