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首頁 專題首頁 活動動態 活動介紹 竟答須知 獎項設置 最新消息 兩岸“三通” 08北京奧運 聯繫我們
 
 
洲仔濕地公園新生
 
 
  來源:      日期:2007-01-22 16:38

   

這幾年在高雄市政府的打造之下,高雄市區內多了很多綠地,由北到南將近十個濕地公園,串連成美麗的生態廊道。

 

  講到高雄,大家都會想到是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不過這幾年在高雄市政府的打造之下,高雄市區內多了很多綠地,由北到南將近10個濕地公園,串連成美麗的生態廊道。洲仔濕地就是一個位在都市與荒野之間的自然教育公園。

  在城市的發展中,濕地往往被視為無用之地,總是將它填平,以換取更多的開發空間,高雄也曾經有這樣的過程,但在開發過後,濕地從以人為本,轉變成以自然為主的公園建設,數個濕地公園由南到北串連成高雄生態廊道。

  高雄市政府養工處處長楊明州表示:“濕地的理念,是除過去(公園)只為讓市民來休憩,現在主要是為了讓動物能夠自由的遷徙,讓它們有個棲息的地方。”

  位在左營的洲仔濕地,是最好的濕地公園典範,素有淩波仙子之稱的水雉,再度返鄉棲息,大量栽植水生植物,食物不虞匱乏,堅持用生態工法,廢棄枕木和石頭圍籬,在城市中保留難得的綠地。

  濕地保護聯盟洲仔濕地義工曾清家表示:“一來可以阻絕民眾,和水域有點距離,最重要是,那是一個多孔隙的,讓一些昆蟲生長,有昆蟲當然鳥就會來。”

  就地取材、廢物利用、低度開發,洲仔濕地將生態工法的基本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帶來了豐富的生態與盎然的生機,也讓人與大自然的距離更近。

(來源:東森新聞)

編輯:輕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