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首頁 專題首頁 活動動態 活動介紹 竟答須知 獎項設置 最新消息 兩岸“三通” 08北京奧運 聯繫我們
 
 
九寨溝:特色美食大全
 
 
  來源:      日期:2007-01-22 14:40

 

     蟲草鴨

     初夏時節,九寨溝一帶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上,一根根形刀鞘、色呈紫紅的小小植物,頂破雪被,抖榮譽稱號出春的資訊。它就是我國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據現代藥理分析,蟲草含有脂肪、蛋白質、蟲草酸、冬蟲夏草素等成分,除了對腎虛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等病症有奇特療效外,還對久病體弱、貧血等有良好的補益作用。

     九寨溝藏胞們用蟲草做成的蟲草鴨,味極鮮美,還是上等補品。它的做法是,將活鴨殺後放盡血,將蟲草10至20根,用考察的刀工將其均勻地斜插在鴨背上,加上鹽、姜等 料,然後放入沙鍋中文火燉熟。

     貝母雞

     母是藥用植物中的“名門望族”,九寨溝一帶有川貝和暗紫貝母兩種。它性味苦甘、涼口,能清肺散結、止咳,並能治療吐痰咯血、心胸鬱結、肺痿、腫癰等病症。做貝母雞時,將雞殺後去毛及內臟,洗凈,在開水鍋中煮去血水撈起,再用清水小船塢一下。然後將貝母用水洗過,用一鋁鍋或沙罐裝水1.5公斤,將雞放入,同時下黃酒少許及貝母,蓋嚴後用旺火燒開,然後小火燉兩小時即成。

     洋芋糍粑

     洋芋又稱馬鈴薯,原産南美洲的安第山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開始歐洲人認為它有毒,只作為奇花異草栽培觀賞,而且還給它取了個使人聞而生畏的名字----“妖魔蘋果”。後來歐洲發生饑荒,有一位名叫法爾孟切的法國藥劑師,一方面自己親自種植、食用馬鈴薯,還寫文章給予介紹,邀請名人紳士他用馬鈴薯製作的佳肴宴會,馬鈴薯從此作為一種閒不住而被歐洲人普遍接受。

     九寨溝藏胞製作的洋芋糍粑,即是以馬鈴薯為主要原料烹調的膳食。製作時先將馬鈴薯煮熟,剝皮,然後在專用器具裏捶搗,使之成為粘性很強的闐幹糊狀物,食用時切成塊狀煮入酸菜湯內即成。吃時再根據各處口味放入精鹽、紅油辣椒或伴以蜂蜜、炒黃豆面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素燒如意

     如意菜即蕨菜,因其狀若一柄綠瑩瑩的古代如意而得名。國外把它列為健康食品,稱為“山菜之王”。據風濕的功效,並右治療高血壓、頭昏失眠及脫肛等症。製作素燒如意,先將鹽漬過的蕨菜切成兩釐米長節,用菜油急炒,然後加入精鹽、蒜片、豆油等燒熟即可。

     九寨礦泉

     九寨溝泉水延綿50余公里,湖邊、林中一眼眼泉水,汩汩而涌,終年不斷。其中不乏優質礦泉。目前已開發出“九寨溝礦泉水”,該礦泉位於南坪縣登康鄉松(潘)----南(坪)公路側打兒崖,距九寨溝口約2公里,沿公路出露泉9眼,總流量每秒10升以上。據測,泉水色度小于3度, 鍶含量為每升1.187毫克,優於有關國家標準。同時還含有多種肯益人體模型的大勢所趨,因此定名為鍶天然礦泉水。

     藏漢皆宜的奶渣包子

     肉包子、菜包子甚至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廣東的鮮蝦芙蓉包子你都一一領教過了,奶渣包子可能還是頭一回吃。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陷,奶渣是什麼呢?那要從牛奶的提煉説起了,新鮮的牦牛奶煮沸以後被藏族人用傳統而獨特的方式分解,最貴重最精華的是酥油,其次就是奶渣了,也就是提煉了酥油以後剩肉包子、菜包子甚至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廣東的鮮蝦芙蓉包子你都一一領教過了,奶渣包子可能還是頭一回吃。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陷,奶渣是什麼呢?那要從牛奶的提煉説起了,新鮮的牦牛奶煮沸以後被藏族人用傳統而獨特的方式分解,最貴重最精華的是酥油,其次就是奶渣了,也就是提煉了酥油以後剩下的渣。新鮮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來做陷,奶渣包子由此而來。奶渣曬乾以後,藏族人把它當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湯裏面做佐料,幹奶渣漢族人不太吃的慣,不過奶渣包子到是藏漢、老少皆宜。

     下酒菜:牦牛肉

     牦牛的肉經過鹽鹵,切成薄片,拌上辣椒不失為一道好的下酒菜,當然,酒要喝當地的青稞酒咯。牦牛産于松潘九寨溝一帶的高原,肉香且帶有一點野味,目前九寨溝已經有牦牛肉的加工廠,做成真空包裝的熟食,遊客購買起來也十分的方便,並能夠帶回家贈送朋友。

     青稞酒

     青稞酒色微黃,酸中帶甜,有“藏式啤酒”之稱,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也是歡度節日和招待客人的 上品。按照藏族習俗,客人來了,豪爽熱情的評價要端起青稞酒壺,邊斟三碗敬獻客人。前兩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點,但不能一點也不喝。第三碗斟滿後則要一飲而盡,以示尊重評價。藏族同胞勸酒時,經常要唱酒歌,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動人。

   (來源:中國網)

                                                                                                   編輯:曉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