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局
台灣網
昂生醫藥集團
《臺灣通史》
《臺灣民眾抗日史》
《簡明臺灣史》
《歲月臺灣》
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戰士凱旋而歸,歡慶勝利。
臺兒莊大捷
  臺兒莊大捷,漢口舉行勝利大遊行,遊行隊伍一望無邊。
臺灣義勇隊
  1939年2月,旅居祖國大陸的臺胞組成臺灣義勇隊活躍在江、浙、閩等地,抗擊日本侵略者。
北平人士慶祝勝利
  北平各界人士在故宮召開慶祝抗戰勝利大會。
臺灣人民慶祝光復
  1945年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陳儀主持中國戰區臺灣地區受降儀式,接受日軍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投降書。圖為臺灣人民慶祝回到祖國懷抱。
 
 
 
本網邀請抗日老戰士答題座談 紀念臺灣光復60週年
 
  來源:      日期:2005-10-25 16:33

 
 

  台灣網10月25日消息 為紀念臺灣光復60週年,本網日前邀請部分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進行座談,他們雖已耆耄之年,卻興奮無比,暢談了臺灣人民抗日鬥爭的英雄業績和臺灣光復的重大意義,表達了期盼祖國統一的心願。還有二十幾位抗日老戰士參加了本網舉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60週年”網路知識大賽,以實際行動表明瞭對紀念臺灣光復60週年活動的重視和支援。

  紀念臺灣光復,意義十分重大

  原某部副政委馬海臣認為,紀念臺灣光復60週年十分重要,因為一方面可以直接打擊李登輝、陳水扁等“臺獨”分子“去中國化”的企圖,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兩岸同胞對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信念。

  原某指揮學院院長賈啟玉表示,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人民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為奪取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説,紀念臺灣光復十分重要,可以從歷史上證明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陳水扁為什麼不願意正視臺灣光復,就是因為如果他承認了臺灣光復,就等於承認了一個中國的事實。

  原某研究所所長俞五經在談到臺灣人民在《馬關條約》之後進行的一系列反抗日本統治的鬥爭時説,臺灣同胞寧願留在腐敗的清政府手中,也不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為臺灣光復犧牲了65萬人,佔臺灣當時總人口的11%,這種精神十分值得我們敬仰。他説,紀念臺灣光復,既可以讓臺灣同胞感受到大陸同胞的真誠,也可以使大陸同胞進一步了解臺灣的情況,增進兩岸人民的歷史認同感。

  加強經濟文化聯繫,促進兩岸交流

  馬海臣認為,對“臺獨”分子要堅決反對、遏制,而對於臺灣的人民,我們要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像現在對臺灣水果實行零關稅等政策,臺灣人民是很歡迎的,這些都很有利於兩岸人民之間的溝通。

  賈啟玉也強調,有一些國家對中國的統一百般阻撓,是因為害怕統一的大中華的強大。對於臺灣人民而言,統一隻會改善臺灣人民的生活,不可能使之受到削弱,現在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已經覺悟到。我相信,臺灣回歸祖國是遲早的事。現在,我們需要多做一些贏得民心的工作,要加強兩岸人民的聯繫和交流。

  俞五經認為,要加強兩岸的聯繫和人民的交流交往,第一,要促進兩岸經濟的融合。目前已有大概100萬台灣同胞常住大陸,兩岸經濟往來累計4000億美元,兩岸經濟的良性發展,將有利於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為統一打下基礎。第二,促進文化的融合。兩岸文化同出一源,具有很大的歷史傳承性,只是由於島內過去長期的負面宣傳而使兩岸産生了很大的隔閡,今天,我們要努力打破這種隔膜,溝通兩岸人民歷史、文化的淵源,增進相互了解和互信。

  堅決反對“臺獨” ,完成祖國統一的歷史任務

  原某部政治部副主任趙維寰老人14歲就由母親親自送上戰場參加抗戰,親歷了抗日戰爭的殘酷和艱辛。他認為,實現祖國統一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臺灣同胞情同兄弟手足,臺灣光復六十年以來,兩岸都經歷了很多的磨難,存在著一定的隔膜,兩岸同胞一定要加強溝通、理解和信任,要團結起來實現祖國統一。

  賈啟玉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了兩岸不可分割的關係,他説,抗日戰爭是國共合作取得的勝利,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為整個中華民族抗戰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在世界範圍內已達成普遍共識,臺灣回歸祖國是歷史的必然。當前臺灣內部有一小部分人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但是這一小部分人能改變歷史嗎?歷史的過去和歷史的未來是不會由這一小部分人操縱的。臺灣問題的形成,是國共內戰的結果,是中國的內部問題。臺灣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是因為有美國在干涉。一小撮搞“臺獨”的人,絕對不會有出路。祖國的統一大業一定會實現。(張立霞)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