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錦柱:白雲深處的守望者
 
 
  來源:      日期:2007-08-21 15:04

 

 

--敬業奉獻道德模範候選人余錦柱的事跡

  站在海拔1400多米的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尖子嶺森林瞭望臺上,每隔一小時,用高倍望遠鏡環顧浩瀚的林海,觀察50萬畝林區內是否有異常用火--這,就是瞭望員余錦柱每天的工作。

  老余清楚地記得,29年前的一個晚上,當了一輩子瞭望員、已經年邁眼花的父親,把望遠鏡交到了自己手上。那一年,18歲的他剛剛高中畢業。

  接過了這份"家當",也接過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

  大瑤山裏,人跡罕至,芭茅叢生,毒蛇出沒無常。為全面掌握管護區的情況,余錦柱利用雨天不易發生山火的日子,先後翻過70多道山梁,穿過3000多條峽谷。攀援中,他經常和毒蛇不期而遇,29年裏,他被毒蛇咬傷過十幾次,幸好父親教過他用草藥治療,每次才化險為夷。

  尖子嶺與粵北接壤,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影響,常有雷電裹挾著暴雨呼嘯而來。瞭望臺地勢高,空氣濕度大,雷電來時,萬谷轟鳴,震耳欲聾。有時好好的麗日晴天,也會突然憑空砸下一串旱天雷來。29年中,余錦柱已經記不清多少次遭受雷電的襲擊,自己曾4次被雷電擊倒,只有瞭望臺外墻上那觸目皆是的凹坑,記錄著他一次次與死神擦身而過的驚險。

  一到森林防火戒嚴期,余錦柱就必須24小時堅守瞭望臺,往往一守就是好幾個月不能下山,生活用品和飲用水,全靠妻子十天半個月送一次。為此,余錦柱常常"洗不起澡",就連喝水,也只能像喝酒似的,小口小口地呡。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29個年頭裏,老余有21個春節是在瞭望臺度過的。組織上為瞭望臺配備了汽油發電機、避雷針等設備,還買了電視機。不過,看電視要動用發電機,老余捨不得用,只靠父親留給他的一台老式電晶體收音機來打發寂寞。"實在悶得慌,就唱歌給自己聽。"老余説。

  乾渴和孤寂都可以忍受,困擾余錦柱的,卻是誰來接班的問題。全縣共有7處森林瞭望臺,其他6個瞭望臺上,沒有一個人能堅持幹上兩年。老余説,"要是實在找不到人,我就幹到幹不動的那天再説吧。"

  有人問起老余的夢想。他説:"這些年欠妻兒的實在太多了,如果有機會,想陪他們到長沙去看看。"

  這就是余錦柱,連夢想都這麼樸實和簡單。

  就這麼樸實的一個人,29年來,卻準確報告火警284次,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管護區內實現29年無森林火災,曾獲得"全國優秀鄉村護林員"、"全國勞動模範"、"全省優秀共産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眼睛望得多遠,事業的天地就有多寬,肩上的責任就有多大!"余錦柱常説。29年的守望,他從血氣方剛到滿面風霜;29年的守望,他用不平凡超越了平凡。

(來源:湖南省文明辦)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