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新疆葉城縣教師阿木冬吐魯甫
 
 
  來源:      日期:2007-08-21 13:41

 

 

師魂不朽

──追記新疆葉城縣教師阿木冬吐魯甫

 
  圖為阿木冬吐魯甫生前捧著他榮獲的優秀教師獎狀。
 
  “孩子,別怕!老師在你身邊。”

  “救人啊,牙生江木沙掉渠裏了!”正帶著學生在學校實驗基地上勞動課的阿木冬吐魯甫聞聲拔腿就往渠畔跑。時間是2007年6月14日12時許。

  30米開外的肖塔渠渠水中,有一個小腦袋時沉時浮。阿木冬幾個箭步衝過去,縱身扎進湍急的渠水中。

  “孩子,別怕!老師在你身邊。”阿木冬幾次托起牙生江,卻無法上岸。急流把他們衝向下游。

  聞訊趕來的幹部群眾,找來繩子、木棍協助救人。已經精疲力盡的阿木冬,沒有把鄉親們伸過來的木棍攥在自己手裏,而是一次次將木棍伸向孩子。此時的牙生江已經不省人事。阿木冬只好拼足力氣,緊緊地抓住他往岸上游。

  湍急的渠水一次次地將他們推開,在下游7公里外的一個閘口處,阿木冬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把孩子推向光滑陡峭的渠邊。孩子被前往營救的鄉親們拉了上來。而阿木冬卻被激流沖走了……

  傾心教育,鞠躬盡瘁

  阿木冬吐魯甫走了。年僅33歲。

  “老師,您為了救我的弟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您卻……”溺水得救學生牙生江的哥哥吾布力卡斯木艾沙得知阿木冬犧牲的消息後,對著惡浪翻滾的肖塔渠頓足大哭。

  就在6月13日傍晚,阿木冬老師到他家家訪時還鼓勵他:“吾布力卡斯木同學,你的成績很好,要爭取考上內地高中班。你家經濟困難,從下學期開始,我每學期資助你1000元學雜費。如果錢不夠,我可以幫助你貸款。總之,你一定能上一所好的大學!”

  木凱熱木記得,仿佛就是在昨天,在大家的笑聲中,阿木冬老師和班裏的學生一一拉鉤,要大家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1974年,阿木冬出生在葉城縣崑崙山腳下的一個教師世家。《福樂智慧》中説,“知識是黑夜裏的明燈。”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阿木冬就遐想著自己就是這點燃明燈的人。當教師的父親因勢利導,鼓勵他:“要好好學習,做個有責任心的人,才有資格當教師。”

  在父親吐魯甫阿西木眼裏,阿木冬是他的希望,他的寄託,也是他理想的繼承者。就在阿木冬犧牲的前一天,吐魯甫辦了退休手續,離開自己站了43年的講臺。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未完成的事業,可以由兒子阿木冬繼續做下去。可是,還沒有來得及告訴他,阿木冬就這樣匆匆地走了。

  在整理遺物時,同事們發現了抽屜裏的3個本子:日記、讀書筆記、學生學習和家庭情況記錄本。記錄本上,詳細記錄了所帶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這是他執教14年學生家訪的全部記錄,是一位教師把全部心血傾注于教育事業的見證。

  “教師世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品格!”吐魯甫為兒子驕傲。

  學校就是他的家

  阿木冬走了。妻子海日古麗庫都斯怎麼也不相信這樣的事實。

  那天早上,兩人分手時,阿木冬有些依依不捨,久久地注視著妻子,説了句,“你多保重!”笑了笑,走了。這最後的笑容,竟成了海日古麗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

  就在前一天晚上,阿木冬還對她説:“等弟妹畢業了,等把貸款還完了,想辦法買套房子,築一個自己的窩。”這竟成了阿木冬永遠無法實現的承諾。

  在海日古麗的記憶中,結婚快4年了,他們已經搬了3次家,卻沒有自己的房子。剛結婚時住在阿木冬的父母家,後來搬到他任教的依提木孔鄉五村小學,再後來為了照顧妻子上下班,又在附近租了間房子。對此,妻子也曾埋怨過,可後來還是理解了他。

  在丈夫阿木冬的心裏,學校就是他的家,每一個學生都是他的孩子。

  海日古麗記得,一個冬天的晚上,鄰居的孩子生病來借錢,可家裏只剩下100元錢,阿木冬二話沒説拿給了鄰居。海日古麗幾次扯他的衣袖,他都沒有理會。鄰居走後,海日古麗説,現在家裏一分錢都沒有了,明天你怎麼回學校上課?第二天一早,丈夫早早起床,步行10公里趕到學校去上課。

  2004年春天,夫妻兩人都居住在阿木冬的父母家。每天清晨去學校上課,阿木冬都用車將一盆花帶到學校,剛開始妻子還以為丈夫只是為自己的辦公室裝點裝點而已。可一個星期過去了,丈夫仍然每天托著花盆到學校。妻子好奇地問:你把家裏的花送給誰了?丈夫回答道:把花放在學校讓學生養,裝飾裝飾學生們的學習環境。不到一個月,丈夫將家裏的花全部搬到了學校……

  阿木冬走了,他的愛卻留在了人間!


(來源:人民網)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