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創新舉措 實現魯臺交流跨越式發展
 
 
  來源:      日期:2007-09-24 12:28

 
    台灣網9月24日消息 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夕,本網專訪了中共山東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楊慶文。楊慶文主任表示,黨的十六大以來,魯臺間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山東有可能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第三個臺商投資聚集地,魯臺間的人員往來和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發展。以下為訪談實錄。

  記者:十六大以來,山東積極推動與臺灣地區開展各項交流與合作,採取了那些主要措施?

  楊慶文:黨的十六大以來,我省對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臺辦的正確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工作部署,積極推動魯臺間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把推動魯臺交流合作擺上重要位置。為加強對臺經貿合作,2003,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特別要加強與臺灣的經濟技術合作”的決策,把魯臺經貿洽談會提升為省政府主辦。去年,省委、省政府將加強魯臺經貿合作納入山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一五”規劃。在今年上半年召開的省九次黨代會上,省委提出“加強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決策要求,為推動魯臺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堅強保證。

  二是四措並舉,大力加強魯臺經貿交流合作。近年來,山東創造性地實施了“請進來、走出去”、打造“魯臺會”平臺和品牌、大項目帶動、臺灣園區建設四大對臺招商引資的舉措,實現了吸引臺資的歷史性突破。截止目前,山東累計批准臺資項目7211個,合同利用臺資190億美元,實際使用臺資115億美元,在我省開業的臺資企業盈利面達80%以上,全省設立了24個省級以上臺灣園區,對臺經貿合作後勁十足。

  三是精心策劃組織影響大、效果好的涉臺活動,深化魯臺各領域的交流。我們充分發揮山東文化、自然、旅遊資源優勢,組織開展魯臺科技、青少年、齊魯文化 “三大系列” 交流活動。其中,“魯臺科技交流合作周”、“媽祖文化節”、“孔子文化交流周”和“魯臺青年交流季”等大型涉臺活動已形成品牌,在海峽兩岸産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成為魯臺交流合作中的亮點、熱點。

  四是為來魯臺灣同胞提供接待、投資、維權、生活等方面熱情服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惠及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在全省設立了21家臺胞定點醫院,為臺胞就醫開設了綠色通道;積極為在魯就學的臺灣學生提供服務,落實同等收費和獎學金優惠政策;與國家開發銀行山東分行、華夏銀行濟南分行進行合作,為臺資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援,發放貸款2.5億元。貫徹落實《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實施細則》,省政府成立了臺胞投訴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各級政府和臺辦積極調處臺胞投訴案件,有效維護了臺胞的合法權益。

  記者:十六大以來山東與臺灣地區開展各項交流合作有那些新情況、特點和成果?

  楊慶文:十六大以來,魯臺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持續熱絡,合作成果豐碩。據統計,從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來山東的臺灣同胞849096人次,佔來魯臺胞總數的60%,因私赴臺7573人次,應邀赴臺1066項4679人,分別佔赴臺總數的52.2%和47.9%。全省累計引進臺資項目2126個,合同臺資130.9億美元,實際到位82.3億美元,分別佔總數的30%、69%和72%。魯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主要特點是:

  (一)山東引進臺資持續快速增長。從2001年起,引進臺資連續6年實現較快增長,全省合同臺資額、實際利用臺資年均增幅50%,臺資在山東的聚集效應已初步顯現。

  (二)魯臺經貿合作的品質不斷提高。十六大以來,山東引進臺資呈現“三多”,即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服務業項目明顯增多。據統計,全省共引進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403個,佔全部大項目的72%。單項目合同臺資規模由2003年的363萬美元提高到2006年的724萬美元。臺商投資電子資訊産業的金額由十六大前不足9%上升到20%。

  (三)臺資企業經營良好,發展勢頭強勁。據不完全統計,我省臺資企業盈利面在80%以上;企業增資擴産勢頭強勁。十六大以來,我省共有733家臺資企業增資19億美元,顯示企業發展態勢良好。

  (四)魯臺各領域交流層次不斷提升,領域不斷擴大。近年來,連戰、郁慕明、江丙坤、蕭萬長、王永慶、郭臺銘等臺灣政經界知名人士相繼來訪,臺灣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工商協進會、電電公會、青創會等重要工商團體,每年組團來山東參訪交流,與我省有關社團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我們每年都舉辦幾十項涉臺交流活動,臺灣數十所高校、近千名學生和眾多專家、學者、企業家來山東開展互動交流,進一步增進了友誼,凝聚了共識。

  記者:未來山東與臺灣交流與合作的前景與展望。

  楊慶文:面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的新形勢,大陸具有磁吸效應和龐大商機,大陸仍然會是臺灣企業投資的重點,臺灣當局的兩岸政策或者兩岸關係的僵局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臺商投資大陸、投資山東的趨勢。同時,臺資北移和山東良好的投資環境與發展潛力將進一步促進魯臺經濟合作。山東有可能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第三個臺商投資聚集地。

  同樣,隨著兩岸交往交流的日益密切,魯臺間的人員往來和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發展。山東對島內民眾的吸引力不斷增大,來魯重要團組和人士將繼續增多;隨著交流品牌項目的影響擴大,平臺和輻射作用將更加突出;赴臺交流領域更加廣泛;青少年交流更加活躍,效果將更加明顯;高校對臺交流工作持續發展,將進一步成為魯臺交流的熱點、亮點。

  山東是祖國大陸最具發展潛力和活力的沿海省份之一,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低成本優勢,是企業和投資者商務成本的洼地、效率和信譽的高地、投資收益的福地。山東的投資環境得到了廣大臺商的充分認可。

  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是中國經濟大省。巍巍泰山在這裡崛起,滔滔黃河在這裡入海,一代聖賢孔子在這裡誕生,處處彰顯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今天,這裡更是一片經濟繁榮、開放自信而充滿活力的土地。我們歡迎更多的臺灣同胞來山東參觀考察、投資興業、旅遊就學,我們將始終不渝地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傾心服務台胞,努力幫助臺胞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依法保護臺胞的一切合法權益,真誠使廣大臺胞在山東投資創業順心、安心和舒心。(齊曉靖)

 

 

2006年5月9日,山東省臺辦主任楊慶文接受山東電視臺記者專訪

    2006年9月1日,山東省臺辦主任楊慶文主持第十二屆魯臺會大項目簽約儀式並致辭

 

2006年8月30日,山東省臺辦主任楊慶文接受臺商會長們贈送“臺商之家”牌匾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