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路
 
 
  來源:      日期:2007-09-21 16:26

 

 

2007年6月15日上午10時40分,由臺北起飛的臺灣華航CI7957航班滿載397位臺胞抵達上海,作為首次兩岸端午包機中最熱的大陸航點,上海浦東機場在第一天就起降了5個往返兩岸的包機航班。

 

我舅舅今年第一次乘包機回大陸控親。“回家的路近了。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享用午餐了!”這是我舅舅在見到我們説的第一句話。在機場“這是一次愉快旅行。”“太好了,很方便。”“早這樣飛就好啦!”等話語不絕於耳。

 

往年轉機、等待,既耗時又費力,真是勞民傷財。聽説這次包機可為每位臺胞省下1萬元新台幣。節省的時間和精力更是無法估量。我舅舅以前回大陸探親,首先從高雄飛到香港,再從香港轉飛到北京,等到家要大約10小時,今天才3個多小時就到家了。真希望兩岸能儘快直飛,這樣任何時間都可以方便的往返兩岸了。

 

對大家來説,搭乘包機不僅意味著縮短返鄉路程,而且將見證兩岸交流的新一頁。兩岸交流、交往的每一次突破,都激蕩著兩岸中國人的心緒。1983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衝破臺灣當局的種種阻力,在大陸正式落戶,成為臺商投資大陸的濫觴,1987年,第一位到大陸探親的臺胞周純娟女士踏上故鄉的土地,兩岸有多少人禁不住喜極而泣……58載時光悠悠,海峽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之情。

 

在歡慶包機啟航順利的同時,人們期待著兩岸交流新的、更大的跨越,早日實現兩岸全面、直接“三通”。幾年來,兩岸客運包機逐步擴大,但與兩岸同胞特別是廣大臺胞的要求還相差甚遠。兩岸客運包機的週末化、常態化和貨運包機的便捷化尚未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的空中通航仍有待艱苦努力。

 

 

 

  作者:高鵬(崇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