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廈門來
 
 
  來源:      日期:2007-09-21 15:42

 

 

——記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副會長們在臺灣與廈門市文教參訪團相聚的日子

 

 

  專程從廈門趕到臺灣接待來自廈門的朋友——盡如此週到禮數的東道主是廈門市臺商協會的會長、副會長們,東道主歡迎的賓客是以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十方先生為團長、市臺聯盧紹荀副會長(:盧紹荀現任廈門市臺聯會長)為顧問的廈門市教育學會文教參訪團。

 

  20051027日下午,當我們抵達臺北機場時,迎面看見笑吟吟的陳滿華副會長,有那麼一會兒工夫差點産生錯覺,以為自己還在廈門的什麼地方。後來我們發現,廈門人來到臺灣,太容易産生這種錯覺了,看到的是似曾相識的街道、店面、廣告牌,聽到的是在廈門天天使用的兩種語言——普通話和閩南話,臺灣真是一點都不陌生,第一感覺就是“賓至如歸”。

 

  當天晚上,吳進忠會長在著名的圓山大飯店設宴為參訪團接風洗塵。邀請單位崇善童軍文教基金會李耀淳秘書長,臺北東門國小汪明正校長,臺協陳滿華副會長以及黃如旭副會長偕夫人,與參訪團一行12人一同出席了晚宴。吳會長與許團長代表主賓雙方致辭,表達了希望兩岸常來常往的美好願景。這幾年,因安置臺商子女入學,臺協、臺聯、教育局三家漸漸建立起合作關係。此次臺聯、教育學會聯合組團赴臺考察,最初動議即是希望近距離接觸臺灣中小學校,直接感受臺灣教育模式,以給在廈臺商子女營造更親近的學習環境。為在臺灣迎候參訪團,臺協班子出動了一大半,吳進忠會長除親自設宴接風外,還安排了豪華接待陣容:陳滿華副會長負責全程陪同,蔡幸娟、黃如旭、謝蒼髮、蘇文博、陳正賢、李志功等幾位副會長也領了各站的任務。吳會長當晚原有要事在身,即便如此,他仍是將地主之誼盡到最後,九點才匆匆趕往機場,如此盛情,讓全團人員感懷至深。

 

  參訪團主要任務是訪問臺灣中小學校。依照計劃,一一拜訪了崇善童軍文教基金會、臺北東門國民小學、臺中明臺高中、明道中學、臺南億載國民小學、高雄七賢國民中學、花蓮富北國民中學等單位,與教育界同行切磋技藝,互贈資料。考察之餘,亦不忘將寶島風光盡納眼中。十天橫貫北、中、南,臺北、臺中、嘉義、高雄、花蓮、宜蘭……行色匆匆,只怪勝景太多而時間有限。

 

  據説臺商協會有個不成文規定,在臺灣,到了哪個地方,就由那裏的“地主”作東。行至日月潭,當我們結束環湖之遊,原廈門集立工業公司總經理莊淑珍女士已在薄暮冥冥的湖岸上等候多時了。莊女士在廈門創業多年,曾任臺協副會長,跟陳滿華女士、盧紹荀女士都是老交情了。得知參訪團經過日月潭,她怎麼也要趕來和老朋友見上一面,還心心唸唸地送來一箱剛剛採摘的新鮮橘子讓我們品嘗。中日電熱蔡總和她的親密助手許秀梅小姐也在嘉義縣迎候我們,與我們一同上阿里山。難得給自己放假的蔡總不見了平日風風火火的女企業家形象,與大家説説笑笑,盡情享受休閒的樂趣。阿里山幾乎是臺灣的標誌,自然也是我們嚮往的地方。登上海拔2000多米的山峰,我們冒雨鑽進蒼茫的林海。這裡森林茂密,樹種繁多,最著名的紅檜木隨處可見。阿里山沼平火車站附近的一株“神木”,據説樹齡已有3000多年。導遊阿芬小姐一句“它在這裡站了3000年,就等著你們來看一眼”説得大家心有慼慼焉,也不管穿著雨衣是副啥模樣了,先拍照再説。雖然因為下雨沒看著阿里山日出,但大家仍興致勃勃地説,阿里山四大景觀,神木、小火車、雲海、日出,前三景我們都見識了,老天爺一定是安排我們下次再來看日出。

 

  高雄一站,謝蒼髮、蘇文博兩位副會長擔任東道主,在國賓飯店宴請參訪團。性情豪爽的蘇文博副會長不停向大家敬酒,歡迎大家來到自己的家鄉。謝總一家都是臺聯的老朋友了,他的兩位公子就讀于廈門外國語學校,經常參加臺聯組織的夏令營活動。外國語學校校長趙繼容女士這次也隨團來臺。謝總和太太感謝學校對孩子的關照,趙校長亦表示,承蒙家長信賴,把孩子交給學校,學校一定會悉心培養,讓他們在廈門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們的行程線路是自北一路向南,113日經由蘇花公路,觀賞一面懸崖峭壁,一面湛藍大海,公路蜿蜒其間的奇異景致,返回臺北。由於原定拜訪中山女中計劃因故臨時取消,陳正賢、李志功兩位副會長遂提議參觀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是臺灣首屈一指的醫療服務、教學訓練與醫學研究重陣。兩位副會長十分推崇其人性化管理與服務。的確,置身醫院大樓內,我們發現這裡環境安靜舒適,就醫流程順暢,附屬設施體貼,人性關懷體現得十分到位。當天晚上,陳、李兩位副會長偕太太請全體團員品嘗臺北最有名的日本料理,賓主十分盡興。

 

  114日,離臺的前一天晚上,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許文彬理事長為參訪團餞行,秘書長許坤金先生,常務理事兼在廈聯絡員、廈門臺商合冠工貿公司總經理曾俊雄先生,還有原先通過多次電話卻一直未曾謀面的陳淑媛小姐都來了。席間,主人向大家公開一個小秘密:許理事長和許秘書長今天過生日,蛋糕都準備好了。意外的巧合讓大家興奮不已,熄燈、許願、吹蠟燭、唱生日歌,好不熱鬧。此情此景,不禁讓筆者想起許文彬先生的一首詩:“立秋時節月半圓,迎新送舊約碧潭。兩岸手足情相係,相見時難更惜緣。新店溪畔盈笑語,夜涼星稀不忍散。海峽波濤待平靜,天涯咫尺常往還。”這是2004年許文彬先生為赴臺訪問的大陸新聞記者所做的贈別詩,今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此行,邀請方和臺協的會長、副會長們方案定了一套又一套,恨不能在十天裏把整個臺灣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全都端給我們。可惜十天時間確實太短了,初到臺灣的興奮轉眼已被惜別之情替代。我們一邊回味著阿里山的奇秀、日月潭的碧波,一邊若有所失地想,“鼓浪嶼之波”裏唱的“基隆港”還沒去呢;另外還有一首歌是怎麼唱來著,“這綠島像一隻船在月夜裏搖啊搖”,我們也無緣一見呢。好在大家都挺樂觀,就像李耀淳先生説的,你們不可能一次跑遍全臺灣吧,總得留幾個地方給下次啊。我們期盼著下一次臺灣行。

 

 

  作者:戴曉玫(廈門市臺聯)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