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晚報:春晚“劇透”真有那麼可怕?

時間:2011-01-25 15:00   來源:瀋陽晚報

  一句“劇透”著實“驚”了春晚導演組,兩屆導演都出面“表態”——一個説“手中留情”,一個説“太不道德”。有作者也對“提前曝光”表示擔憂。相比之下,媒體和觀眾則對春晚“劇透”強烈支援,認為春晚恐懼“劇透”太誇張,是不自信的表現。春晚“劇透”果真那麼可怕嗎?  正説:“劇透”可以讓觀眾自主選擇

  代表聲音:別捂了,再捂就真餿了——

  毫不誇張地説,春晚堪稱“保密級別”最高的一台晚會。從審查到綵排都披著極其神秘的面紗,似乎春晚過程越神秘,晚會就會越精彩。不過,最後的結局往往並不像導演組想的那樣,年年努力年年挨罵,成了春晚導演走不出的尷尬。

  對於春晚的保密,很多觀眾並不買帳。《當代工人》雜誌社侯永東説:不明白為什麼春晚導演總喜歡將節目捂著,往往是春晚給觀眾帶來的驚喜並不多,結果捂著捂著還真就給捂餿了。

  大東區華茂社區李鳳祥説:年年的春晚連節目的順序都沒變化,是有點讓人煩了。如果能提前列出節目單徵求一下觀眾意見,也可以讓觀眾自主選擇。

  蘇家屯區上河村村民趙維利説:“我不懂什麼劇透,我只是覺得春晚應該有一個春晚與觀眾對話的地方。我們都特別想看到那兩位農民工歌手上春晚演唱《春天裏》,但我們的意見卻不知道去哪表達。

  反説:“劇透”會讓年夜飯索然無味

  代表聲音:“劇透”會讓小品的喜劇效果大打折扣

  為“劇透”大傷腦筋的是春晚製造者——導演、作者、演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擔憂,“劇透”會讓年夜飯索然無味。

  春晚年年搞,小品年年弄,搞到一個挺響的包袱不容易。“劇透”的惡果是讓包袱沒有新鮮感,演出效果打折扣。所以,兔年春晚導演懇求記者對爆料一事“手下留情”、虎年總導演更直言這種爆料“不道德”。相聲作者王振華説:“觀眾們笑點越來越高,寧舍一錠金不捨一個包袱。觀眾看了沒有新鮮感,大家的心血都白費了。”本山御用編劇宮凱波説:“劇透”會讓小品的喜劇效果大打折扣。

  春晚反“劇透”,目的是為保鮮,是想給觀眾意想不到的驚喜。

  娛記説:“劇透”恰恰是在“救”春晚

  代表聲音:春晚關注度大跌,適量劇透,恰恰是救春晚。

  作為採訪幾屆春晚的記者,《新安晚報》王文躍深切體會到了春晚帶給他的酸甜苦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説:“除了必須完成報道任務的娛記和想通過春晚舞臺成名的新人,我想不出還有誰真正關注春晚。所以,當看到春晚總導演們對“劇透”一事如此敏感之時,我都覺得這是小題大作了。”

  接著圍繞春晚“劇透”,記者與同行有了如下對話——

  記者:“春晚提前曝料,會讓春晚見光死嗎?”

  王文躍:“見光死,通常指網友見面後的狀態。為什麼會見光死,因為跟預先想像的差距太大了,如果正好暗合了預先的想像,還可以一見鍾情呢。春晚也一樣,怕“劇透”,透著的是不自信。”

  記者:面對“劇透”,春晚導演甚至搬出道德觀來討伐,你怎麼看?

  王文躍:“劇透”與道德不挨著。導演在工作,娛記也是工作。“劇透”越多,越説明娛記其敬業。而且,“劇透”其實是在救春晚。首先説,“劇透”之後,如果劇目無聊,會有民間天才們幫助央視春晚“豐富”、“完美”劇目;如果劇目完美,那麼,會有觀眾期待演員的表現。比如本山的小品本子,看文字跟看老趙的表演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更重要的是,“劇透”還能增加春晚的關注度。

  記者手記:誰逼娛記玩“潛伏”

  從事過春晚報道,才知道春晚報道有多難。不是難在辛苦,也不是難在趕稿,而是難在門難進,臉難看。曾經與跑春晚報道的娛記們並肩戰鬥過,我知道那些娛記有多敬業,即使春晚層層設卡防記者,也擋不住娛記。他們或喬裝潛入,或假扮助理,總能想辦法採訪。

  想想,他們是為什麼?還不是為給讀者提供最新鮮的春晚資訊,還不是為了讓讀者了解春晚的進程。春晚為觀眾,娛記為讀者,兩者並不矛盾的行業到了春晚的平臺上竟然成了生死冤家。因為反感“劇透”,春晚每年對娛記都嚴防死守。其實,一個“劇透”,幾重收益;何苦氣惱,何樂不為?

  本報記者 藍恩發 見習記者 朱思奇

編輯:石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