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情
 
畬族“三月三”

  時間:2006-03-31 11:08    來源:     
 
 



  畬族的“三月三”真是別具一格,它是谷米的生日。在這天,畬族家家戶戶都吃傳統的烏米飯,村前村後都飄蕩著清香。

     烏米飯是用烏飯葉柴的葉子煮湯,然後用這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米撈起來以後放在容器裏一蒸。這種飯看上去烏糟糟的,實在不起眼,不過,吃起來卻香噴噴的,吃了還想吃。如果加上山間野味、香菇、木耳等炒一炒,那味道就更美妙了。為什麼畬族“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並且一定要吃烏米飯?説來還有個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於年前遭受蟲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稅,畬族人民家家斷糧。可惡的山主連谷種都搶走。畬族人民飽受饑餓之苦。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卻幸災樂禍,他們不但不借出谷種,反而放出惡狗,把前來求借的畬族人民咬傷。

     大家實在忍耐不下去了,一天夜裏,身強力壯的藍天鳳帶著幾個年輕的後生翻墻進入山主的大院,他們撬開糧倉,把谷種一袋子一袋子扛回寨子,連夜播種下去。<BR>第二天,山主發現糧倉被盜了,就帶著十幾個打手,發瘋似的衝到畬族人民的寨子。為了使老百姓免於遭難,藍天鳳挺身而出。就這樣,他被關進牢房,這天正是三月初三。

     在地牢裏,藍天鳳被打得遍體鱗傷,山主還串通看牢房地歪嘴,不給藍天鳳飯吃,想把他活活餓死。

     消息傳出,畬族的父老姐妹們紛紛前去探監,他們用播種剩下的谷種打成米,煮成飯並捏成飯糰送進牢裏。可飯糰落到歪嘴肚子裏,藍天鳳一口也沒有吃到。

     這天,去地牢送飯的是畬山最出色的歌手種秀姑娘。這個聰明的姑娘想了個辦法對付可惡的歪嘴。時值晌午,種秀姑娘挎著竹簍,竹簍裏裝著麻布袋,送飯來了。歪嘴一邊不懷好意地看著姑娘,一邊打開麻布袋,把手伸進去。這時,突然歪嘴大叫起來,接著就手腳亂蹦亂跳起來。可是,竹簍口子小,舞了半天還是抽不出手來,疼得歪嘴滿地打滾。原來,麻布袋裏裝的是又黑又大又毒的山螞蟻。歪嘴被山螞蟻一咬,當天就中毒一命嗚呼了。從此以後,畬家人就從山上採來烏飯葉柴煮午飯,煮成的烏飯遠遠看上去就好像抱成一團的山螞蟻,那些被山螞蟻嚇破膽的獄卒們就再也不敢吃飯糰了。時間一天天過去,藍天鳳天天吃烏米飯,不僅傷口癒合了,還添了不少力氣,因此,在畬山,烏米飯有治乏卻病一説。到了第三年的三月初三,藍天鳳終於被起義軍救了出來,並被推舉為義軍的首領。為了讓子孫後代記住畬家人的米飯來之不易,“三月三”被定為谷米的生日。谷米從白花花變成烏亮亮,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所以,畬山還有煮烏米飯是為了給谷米穿花衣裳,過生日的説法。據傳,畬家人通常喜歡穿的深藍色麻布衣就是從這裡悟出的道理。穿上這種衣服,不但可以防止日頭毒曬,而且,山螞蟻也不敢叮。

  在廣西境內,不少壯族聚居的農村,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歌節。

  屆時,四面八方的壯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約定俗成的地點,暢懷對歌。在桂西巴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們相約到“歌圩點”搭歌棚,用自織自染的黑、白、藍各色土布蓋棚、圍棚,比賽哪個歌棚搭得寬敞,哪個歌棚的布織得工藝精美。歌棚內設座、備茶,款待前來對歌的小夥子們。“歌圩點”四週鄰近的村寨,民眾蒸五色糯飯、做米粉、備菜肴以接待遠方來客。屆時,不論認識不認識,進哪家都會受到熱情款待,歌圩當天,天濛濛亮,男女青年們就梳洗打扮,染紅雞蛋,蒸五色糯米飯,把飯裝進精巧的小布袋裏,把蛋裝進玲瓏的絲網路袋裏,趕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輕人的藝術指導。來唱歌和看熱鬧的年輕人,往往以村屯為單位,打扮得齊齊整整,特別女青年,同一個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樣的髮辮,髮辮上係同樣的頭繩、花結,同樣的劉海髮式,包同樣的花頭巾,同樣色彩、樣式的上農、長褲和花鞋。眾人進入歌場,先遊逛一週物色對象,然後入棚對歌。你問我答,通宵達旦,連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離。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對歌。也有些地方日間在野外對歌,夜間轉到村寨對歌。在村寨對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內,男歌手在戶外,有些地方男女雙方都在戶內廳堂對唱。各地對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會”、“探情”、“讚美”、“熱戀”、“定情”、“離別”以及“相思”、“重逢”、“責備”等,有些地方還有“搶歌”與“鬥歌”的風習。如靖西、德保一帶,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後,雙方便展開對歌;倘若這時另一男方丙來晚一步又想與女方乙對唱,便唱歌把甲方擠出去,這便是搶歌。搶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兩方的歌才與歌藝,甲、丙兩方用不同歌韻的歌向乙方獻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搶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勝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鬥歌是甲、乙兩方在對唱中出奇制勝鬥歌才、歌藝的歌。在三月三歌節中,倘若男、女雙方越唱越有情,往往雙方互贈禮品,互約今後相會之期,姑娘所贈多為自製布鞋。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