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
 
2002年9月25日 兩岸少數民族人士座談民族事務

  時間:2006-03-29 08:01    來源:     
 
 


  自中秋前夜的聯歡後,今天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人士再次聚首,座談共同面對的少數民族發展事務。臺灣同胞同大陸的有關人士探討兩岸少數民族的現狀和政府相關政策,希望從中有所啟發。 

     此前,臺灣同胞剛從承德金山嶺長城、避暑山莊盡興歸來,對於兩岸少數民族的現狀,仍表現出相當高的熱情。

     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趙顯人首先介紹了大陸少數民族狀況以及國家民委的工作。大陸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長久以來逐漸形成了他們獨具特色的諸如婚喪嫁娶等風尚習俗,給中華民族文化帶來絢麗的色彩。而多年來,少數民族地區也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基於此,政府長期實施了相關優惠政策,幫助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近年來,不平衡的情況有了一定改善,西藏、新疆、青海和寧夏等少數民族地區都在經濟發展速度上表現優秀。

     聽取相關介紹後,臺灣少數民族人士安榮進先生對於大陸的民族政策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希望了解大陸對於少數民族同胞就業所採取的政策措施。

     趙顯人回答説,由於歷史原因,大陸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存在著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問題,政府這些年通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及民間的“希望工程”大力發展教育。

     同時,在“西部大開發”政策下,政府已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基礎設施開發,當地企業在招工時一直優先招收少數民族青年就業,希望能夠拉動民族地區經濟。

     來自臺灣屏東縣來義鄉的廖秋山更關注的是大陸實行的少數民族經濟補助政策和參政情況。北京市通州區于家務回族鄉的鄉長何志強表示,對於民族鄉的發展,大陸地方政府一方面在資金上給予幫助,但重要的是政策方面。在於家務回族鄉,政府將個人所得稅返還地方,並在此創辦了聚富苑民族工業區,直接培育民族鄉的“造血功能”,涵養少數民族經濟。

     何志強作為回族人士,是由鄉里的人民代表選舉産生的,代表的是鄉民利益,參政權利完全有保證。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團長華加志先生對在大陸近一週的交流活動十分滿意。感謝之餘,他認為兩岸少數民族同胞在兩岸事務上可以做得更好。

     他建議,今後兩岸少數民族可加強文化交流、教育互訪和學生交換。二00八年中國將舉辦奧運會,這是中華民族的盛會,臺灣同胞同樣深感光榮,他們對此期待頗高,希望屆時臺灣少數民族同胞能夠共襄盛舉。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將於明天離開北京,華先生表示,兩岸少數民族同胞有著很多共同關注的問題,今後有必要更多地交流,而且,海峽兩岸少數民族參與統一大業,那將是中華民族之福。



  (來源:中新社 2002年9月25日 記者:劉舒淩 曾嘉)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