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感受江南女兒夢 寧波寧海邀世博賓客遊“十里紅粧”

時間:2010-04-27 14:14   來源:浙江線上

竹夫人

  浙江線上寧海4月26日訊(記者 廖小清)“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葉分別去,恩愛夫妻不到冬。”你能猜出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麼嗎?今天上午,參加由浙江省委外宣辦、省旅遊局和浙江線上新聞網站舉辦的“詩畫江南——全國知名網路媒體浙江行”採訪團來到寧波寧海縣十里紅粧藝術館,網記們在這裡找到了答案。

  這個謎語的謎底叫“竹夫人”,是古代嫁女的一種嫁粧,用一個用竹片織成的圓形桐,長約1.5,直徑在15公分左右。“古代女孩出嫁為什麼要配這個嫁粧呢?”網記們非常不解。

  十里紅粧藝術館館長何曉道為大家進一步解開了這個謎。他説,古代男人一般都有納妾的習慣,婦女獨守空房的現象習以為常。而“竹夫人”全部是用竹子做的,夏天非常涼快,女子抱著它,既可以解熱,又不會孤單。

  “不過,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何曉道笑著説。

  事實上,坐落在寧海縣徐霞客大道藝術館內,像這樣的婚嫁器具有1000多種,是我國江南民間同類收藏之最的。

  網記們一走進藝術館,就被琳瑯滿目的館藏展品所感染,仿佛回到了明清時期的江南民間生活:大到床舖傢具,小到針頭線腦,從金銀首飾、衣裳布匹、燭臺燈火、床櫥櫃桌、枕箱被帳、冠巾鞋襪、銅盆器皿、瓷漆杯盤、梳洗用具到珠玉珍玩、文房四寶,凡舊時新娘嫁到夫家的生活所需應有俱有。

轎子

  何曉道解釋道,所謂“十里紅粧”是舊時嫁女的場面。人們常用“良田千畝,十里紅粧”形容嫁粧的豐厚。舊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褲鞋履、首飾、被褥以及女紅用品等細軟物件在親迎時隨花轎發送外,其餘的紅奩大至床舖,小至線板、紡綞,都由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為之鋪陳,俗稱“鋪床”。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發嫁粧時,大件傢具兩人抬,成套紅腳桶分兩頭一人挑,提桶、果桶等小木器及瓷瓶、埕罐等小件東西盛放在紅扛箱內兩人抬。一擔擔、一杠杠都朱漆髹金,流光溢彩。床桌器具箱籠被褥一應俱全,日常所需無所不包。蜿蜒數裏的紅粧隊伍經常從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蕩蕩,仿佛是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洋溢著吉祥喜慶,炫耀家産的富足,故稱“十里紅粧”。

  目前,十里紅粧藝術館已經入選寧波9條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線路,世博遊客如果感受一番“十里紅粧”嫁娶場面的話,不妨去這裡尋找過去的記憶。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