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工程院專家話説浙江海洋經濟

時間:2010-04-19 15:47   來源:浙江線上

  寧波港躋身集裝箱吞吐量全球50強。圖為繁忙的寧波港集裝箱碼頭夜景。通訊員南華倫君記者邵全海攝

   浙江線上04月08日訊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眼下,浙江正謀劃“海洋經濟發展帶”並向國家申報爭取列為國家戰略。為了讓大海為浙江帶來期盼中的“藍色引擎”效應,60位資深專家組成的調研組被請到了浙江。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錢正英率領的中國工程院“浙江省沿海及海島綜合開發戰略研究”項目調研組一行,在浙江察看這裡與大海的淵源,大海能給浙江帶來的是怎樣的力量。

  十天時間裏,調研組奔波在寧波、舟山、臺州、溫州、紹興、嘉興、杭州七地的港口、碼頭、海涂、園區。這些在地理科學、城鎮、水污染防治、灘塗、能源、地質等12個專業方向的專家,傾聽這些地區啟動“藍色引擎”的構想。

  海洋經濟發展進行時

  在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專家們被熱火朝天的場面吸引。位於我國海岸線中段的梅山島,距離國際主航道不到50公里,如能發揮優勢,這裡將是未來的國際化大港。而在寧波港四期碼頭上,港口的貨源組織、岸線開發、腹地拓展等情況,更讓大家興奮不已。

  在舟山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專家們的印象更為強烈。金塘大浦口一期二個集裝箱泊位已具備生産能力,吞吐能力已達到100萬標箱,一期三個集裝箱泊位的建設正在抓緊開展中,“十二五”期間將再新增能力150萬標箱。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港口與交通課題組組長葉匯説,寧波—舟山港不僅在國內,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較強的優勢。如果大家同心協力讓一體化進展順利,寧波、舟山兩地的發展前途不可估量。

  紹興濱海新城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嘉紹跨江通道、杭州灣上虞新區和紹興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向日葵光能等企業,都是專家們想去的地方。在發展海洋經濟的背景下,紹興希望更好地把握髮展海洋經濟的定位、方向、重點,從而進一步確立紹興濱海新城在全省海洋經濟發展帶中的地位和優勢。

  在嘉興湘家蕩創新開展的“兩分兩換”,使湘家蕩的農民住進了城鎮居民一樣的住宅小區,耕地不受影響而且更為集約利用。當工作人員在湘家蕩的區位圖前講解時,圍觀的農民臉上的笑臉也成了專家們收集的材料,有的專家也和農民們攀談起來,或者拍張照片留念。

  最後一站返回杭州時,在“東方電氣”生産現場,這裡的水力發電和潮汐發電設備正是發展海洋經濟産業中不可缺少的裝備。對其技術先進程度,專家們一一點頭稱讚。

  開發需兼顧生態

  位於我國黃金海岸、黃金水道“T”型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的浙江沿海和海島地區,發展海洋經濟對於共同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並更好地連接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輻射帶動內陸地區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

  與調研組同行的省發改委副主任劉亭認為,浙江的省情決定了浙江需要更好地利用海洋資源、開發藍色國土。但是開發藍色國土,對我們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因此需要延請各方面的高層次專家進行深入的研究。

  在劉亭看來,沿海産業帶未來將會聚集更多人口,新的城市也會成長。在這一輪新型城市化的進程中,我們要更為關注它的可持續發展。“一邊是人口與産業高度集聚的城市及其連綿帶,一邊是適合農業産業化經營的大片原野良田和景色怡人的秀美山川”,即便是圍涂成陸,也要讓這些新空間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居城市,而不僅僅只是機聲隆隆的連片工廠。

  為發展海洋經濟而啟動的大手筆動作,不能抱著“人定勝天”的想法。有多位專家的視角就放在了如何保障農民利益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沈國舫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樣的發展由於侵佔灘塗,對自然、生態多少是有影響的。這些影響有大有小,但要儘量避免。在一些颱風、海潮災害較多的地方,要把開發與防護結合得更好,而不僅僅是公園式的環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項目副組長石玉林希望,浙江在發展海洋經濟中真正把環境保護真正落到實際行動中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水污染防治課題組組長錢易,在總結時就污染問題還提出了三步曲,一是源頭控制,二是加強處理,三是對受污染水體的修復。她更希望將水污染的防治擴大到環境污染防治。在新的空間內,不要光顧了辦工廠把農業擠掉,也是專家們最關心的部分。在與各地政府負責人交流中,石玉林等專家都表達了要保護良田的意見。

  在寧波、舟山、臺州、溫州、紹興、嘉興、杭州等地海洋經濟的輻射下,我省內陸腹地的其他區域也會獲得相關産業的機會,或者迎來生態優化的機會。在專家們眼中,若能協調處理好他們關心的這些內容,浙江的發展將會“前途無量”。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