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雁蕩山

時間:2010-04-19 16:22   來源:台灣網綜合

  【基本概況】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説的雁蕩山風景區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由於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蕩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産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遊雁蕩山後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説,這比歐洲學術界關於侵蝕學説的提出早600多年。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遊寢雁蕩山十年後提出“遊山説”,説的是中國古代遊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遊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産。主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宋時曾有十八古剎,十六亭,十院之盛。

  【北雁蕩山】  北雁蕩山位於樂清市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淩空,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榮獲"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目前,正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自然遺産"。

  北雁蕩山,群峰崢嶸、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壯觀、古木參天,自古就有“寰中絕勝”之譽。雁蕩勝景可分為靈峰、靈岩、大龍湫、顯聖門、雁湖5 個景區,景點多達380 余處,計有102 峰、64 岩、26 石、46 洞、14 嶂、18 瀑、28 潭、13 坑、13 嶺、10 泉、2 水、8 門、4 闕、7 溪1 澗、8 橋2 湖、5 尖2 峽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勝。雁蕩奇峰林立,較為著名的有卓筆峰、獨秀峰、玉女峰、雙鸞峰、金雞峰、雙筍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這些奇峰或擬獸或擬物,形狀栩栩如生。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去觀賞,則有一峰多態之神妙。例如被稱為“雁蕩三絕”中的靈峰,從靈峰寺左側看時,只見一山劈為兩峰,兩峰宛如雙手合掌;當夜幕降臨時觀望,此峰酷似一對緊緊相偎,情話切切的伴侶,在朦朧月色的襯托下觀望,卻幻化為一對豐滿的乳房;再變換一個角度仰視,又好似一隻斂翅的雄鷹。所以靈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雙乳峰和雄鷹峰之稱。

  雁蕩46 洞中,以觀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險、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觀音洞嵌于合掌峰中,最早為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00 米,寬深各40 余米,洞內佛樓倚岩而建,高達9 層。入洞口處為天王殿,內塑四大金剛,殿後有377 級石磴,直達頂屋。頂屋為觀音殿,其餘為僧舍。從第8 層樓左壁往洞口看,可見一尊一丁點兒大的觀音佛像端坐在蓮臺上,此謂“一指觀音”。從洞頂往外望,天空僅留一線,人稱“一線天”。洞內尚有洗心,漱玉諸泉,最頂層的大殿旁還有一處洗心池,水質清淳甘洌。

  雁蕩瀑布以大龍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負盛名。這布終年奔瀉不息,隨著季節、晴雨、風力的變化,形態各異。有的如匹練橫空,銀河倒挂;有的似珠簾成串,煙雨霏霏;有的淩空飄灑,因風作態,號稱“天下第一瀑”的大龍湫瀑布位於馬鞍嶺西3 公里處,水從連雲嶂下來,高約190 米。徐霞客曾在遊記中寫道,每當大雨剛過,“怒濤傾注,變幻極勢,轟雷噴雪。”雨水少時,瀑布從半空中飄忽而下,不到幾丈,猶如煙霧。微風吹來,隨風飄轉,落入潭中,忽成圓圈,忽成曲線,其狀恰似遊龍戲水。清代袁枚在《大龍湫》詩中曰:“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煙霧難分焉。”此詩寫出了大龍湫瀑布高懸的氣勢。雁蕩山屹立於東海之濱,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是遊覽勝地,也是休養佳處。雁蕩山土産豐富,毛峰茶、石斛、香魚、雪梨、觀音竹是久負盛名的“雁蕩五珍”,遊人來此賞美景、品名茶、嘗佳肴,可一飽眼福、口福,樂趣無窮。

  【南雁蕩山】  南雁蕩山,簡稱南雁,位於平陽縣西部,距溫州市區87公里,屬國家級雁蕩山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景區。主峰明王峰,海拔1077.7米,山頂有泥塘沼澤,秋科時節有大雁在此棲息,且與北雁蕩山遙望相對,故名南雁蕩。

  南雁蕩的開發實較早于北雁蕩,五代時高僧願齊就率門徒三百在此開發。南雁景區面積97.68平方公里,群巒疊翠,怪石崢嶸,飛瀑溪潭,幽洞石塹,景色無比瑰麗。共有67峰、28岩、24洞、13潭、8潭、9石,向稱"浙南第一勝景"。有東西洞、順溪、疇溪、石城、東嶼等景區,其中東西洞景區景點最為密集,景色雄奇,蔚為壯觀。在半平方公里範圍內,有始建於宋代儒教會文書院、仙姑洞道觀和唐代的觀音洞寺院,三教薈萃,國內罕見。

  東洞 洞高10米,寬5.6米,深100余米。洞口丹崖翠壁,巍然挺立,人稱"五色屏風",亦叫"石天門"。在東北洞壁上方,有一筆直如柱,高40多米的華表峰。下面有一石梁橫空,呈半圓形門,酷似古牌樓,上刻"東天門",入內便是"會文書院"。

  會文書院 原是北宋時陳經正、陳經邦兄弟讀書之處,後來朱熹曾率弟子多人在此講學。清光緒重建。晚清著名學者孫衣言為此題聯:"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輩讀書多",至今尚存。

  書院右側山上懸崖下,便是南雁著名的觀音洞。洞高21米,寬45米,有古剎依洞而建,別具風格。四週峰巒疊翠,怪古嶙峋,有普陀峰、蝙蝠峰、卓筆峰等景點。右側"一線天"由大懸崖淩空夾峙而成,高百餘米,中間空隙僅一米,登160級石階方可抵達絕頂。

  西洞又稱"仙姑洞"。相傳南宋時,鬧村朱氏,名嬋媛,十六歲時出家為道姑,遁居此石洞"辟穀二十年",常採藥為人治病,下藥立愈,後不知去向,人們在洞口建道院以紀念。洞高18米,寬44米,深29米,建有七間三層樓閣,屋宇大部與洞連接。洞內有十八進士洞、連環洞等。洞外有珍珠泉、石斧岩、玉液池、怡心院、三台道院、朝天鯉等景點。在洞前眺望,十二峰錯落有致,各以形賦名:有蝙蝠峰、文筆峰、玉女峰、老人峰、三台峰、會仙峰、美女梳粧等。

  【中雁蕩山】  中雁蕩山原名白石山,樂清市西南10公里,距溫州市區20公里。轄玉甑、西漈、三湖、東漈、鳳凰山、楊八洞、劉公谷等七大景區,總面積93.44平方公里景點300余處,境內以峰雄嶂險、飛瀑流泉、洞幽寺古、湖光山色、潭碧林 翠著稱。歷代文人雅士慕名而來, 留下大量珍貴的墨跡,為山色增添光彩,南朝謝靈運詩云:“千傾帶遠堤,萬里瀉長汀”,宋朝王十朋也寫道:“十里湖山翠黛橫 兩溪寒玉鬥琮琤”。這些都是對中雁蕩山的稱讚。

  中雁蕩最為著名的當屬是西祭和玉甑景區。行程若從溫州出發,可先到樂清白石,然後沿山而行至石門。西祭的地貌似北雁蕩山,有21勝景。全山峰蠻陡峭,洞谷深邃,溪碧泉清,景奇石怪,兼有雄奇和清幽之長。玉甑峰,海拔高500多米,峰下有玉虹洞,譽為“天下第二十一洞天”,洞內有玉屏禪寺,雕梁畫棟,古意盎然。與玉虹洞隔峭壁相望有白龍洞,洞內也有樓。這中雁蕩洞洞想套,趣味橫生。

  中雁的名氣雖不及北雁蕩,但不少溫州的名人也頗為青睞。如南宋王十朋《登白石山》,有過“十里湖山翠黛橫,兩溪寒玉鬥琮 。路從飛鳥頭上過,人在白雲深處行”描述。葉適“白石凈慧院經葳記”則讚美説:“樂清之山,東則雁蕩,西則白石, 行至上水,陸見巨石冠于崖首,勢甚壯偉,去之尚數十里外,險絕有奇致。其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陸地 美”。近年中雁蕩山的人氣指數開始攀升。

  中雁蕩遊山玩水,有三種選擇,一是沿大路看水;二是傍水而行,路途較為艱險,但奇景比比皆是;三是上沿路蛇行,下山順溪而下,可兼得山之樂`水之樂。這裡的水極清,樹綠得濃釅。中雁山窮水盡處常有一泓清泉相迎,峽谷幽 ,雜花生樹,清潭照人,別有洞天。

  【東雁蕩山】  東雁蕩山又稱半屏山景區。民謠曰:“並屏山,半屏山,一半在臺灣,一半在大陸”,大陸半屏即為此。景區面積0.95平方公里,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連綿數千米的絕壁依次展開惟妙惟肖的迎風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畫屏,是目前發現的全國最長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長廊"。景區還建有“海上岩礁園”,聽濤觀礁,海上攀岩,堪稱奇絕。

  半屏山猶如屏障橫斷大海,威鎮巨瀾,怒截狂濤,氣勢雄偉,險峻壯觀,半屏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也在東南面的斷崖峭壁上。“黑龍騰海”便是其奇觀之一,一條長約百米的黑玄岩地質帶夾在大片黃石崖中,其勢左高右低,黑岩一端長出雙角,形似龍頭,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黑龍將要撲向大海。

  盼歸亭是一座建立在半屏山上的石亭,因漁人皆在此等待歸航的親人而得名。單體海拔57.5米,坐西朝東,是個六邊形的停滯,有六根長3米、直徑0.05米的石柱構成,亭內可以觀賞海島景色。

  從洞頭碼頭乘船10分鐘,登山4000米即可到達,周邊可繞山觀半屏山,與仙疊岩、竹嶼景區、大瞿島景區隔海想望,旅遊環境很好。

  【西雁蕩山】  稱澤雅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境內,相距市區35公里,景區總面積128.6平方公里。區內景觀以群瀑、碧潭、幽峽、奇岩為特色,融樸野的山村風情為一體,有金坑峽、七瀑澗、高山角、珠岩、西山、龍溪、崎雲、五鳳八大景區,230多處名勝景點。此地原名“寨下”,澤雅是“寨下”溫州話的譯音,西雁附近還有一個澤雅水庫。一到西雁,你就會被迎賓瀑的美景所折服。這裡一派峽谷飛瀑風光,九龍瀑三折瀑布連成一幅百餘米高的水幕,勢如九龍噴水;鱷魚潭嵌在石壁之中,水清見底;珠岩直徑為23米,人稱“天下第一珠”。搖擺岩一推則動,雷響岩一動則響,漆樹、桂花、楓樹等七種古樹七形七色同寄一樹。

  澤雅的水碓很有名,共有270多座,它借助地勢,利用水源,有二連碓、三連碓,最典型的是景區門口石橋村的南斗四連碓。“老大”排水給“老二”用,“老三”排水給“老四”用,是一水多用的典範。排水時皆成小瀑布,是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體現。

  金坑峽景區是澤雅的主要景區之一,位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距市區35公里,總面積3.19平方公里。境內山清水秀,林鬱竹翠,峰險洞幽,岩怪石奇,瀑美潭碧,素有“浙南大峽谷”、“溫州第一峽”等美譽。

  金坑峽內一溪九瀑,形態各異:有半嶺飛瀑、金坑銀瀑、珠綾瀑、龍須瀑等,一瀑勝過一瀑,瀑瀑引人入勝。峽內奇峰怪石,移步換形:有老鷹岩、金雞石、天柱峰、五指峰、蠟燭門、金蟾望月、獅子飲水、悟空臉譜、老翁聽瀑、大小天門等,鬼斧神工,嘆為觀止。此外,還有通天洞、穿山洞、盤絲洞、峽谷天池、雄獅舞球和千年紅豆杉群落等眾多景點。

  景區內人文景觀得天獨厚,保持著南宋通往京城的驛道古棧、古代原始造紙作坊、三個原始古村落以及古橋粱、古廟宇等眾多景觀。還有仙女浴池、七姐妹樹、仙女更衣洞、岩太師洞等優美的傳説。

  景區內新開發了“農家樂”參與性休閒活動,有舂米、磨麥、做豆腐、搗年糕、貼春聯、農家耕作、原始造紙、碧潭泛舟、溪邊垂釣、混水摸魚、峭壁攀岩等10多個趣味盎然的項目,並設有“山鄉器具博物館”,是體味農家生活,領略民俗風情的勝境。

  【交通指南】  飛機

   雁蕩山[1]南距溫州市龍灣區的永強機場80公里(一級公路),車程不到2小時,包車前往約需250-300元;北距臺州市路橋區的黃岩機場僅60公里(高速公路),車程不到1小時,包車前往約需200元。從黃岩飛往各地的票價比溫州要便宜一些。

  臺州黃岩機場每天12:50飛往廣州,公佈價980元,每天19:15飛往上海浦東,公佈價430元。每週一、三、五、日10:20飛往北京,公佈價1350元,此外,還有飛往成都(1357)、重慶(123567)、福州(37)、合肥(37)、昆明(246)、南昌(246)、深圳(1357)、太原(37)、武漢(123567)、廈門(37)、西安(37)的航班。

  火車

  甬臺溫高速鐵路經過雁蕩山,在雁蕩山設站。乘動車在雁蕩山站下車,僅十多分鐘就可以到達雁蕩山旅遊集散地響嶺頭。

  以下為舊:

  溫州火車站對面的新汽車南站每天7:30、9:30、10:30、13:30、15:30有發往雁蕩山的空調旅遊車,車資27元。如等不及旅遊班車,可也在溫州火車站乘33路公交車到安瀾亭碼頭輪渡到甌北,乘往大荊、臺州方向的中巴,車資25元,2小時左右可達雁蕩鎮(白溪),再轉乘景區公交車,前往雁蕩山景區中心響嶺頭(10分鐘可達,車資2元)。

  汽車

  從寧波出發:全程220公里(高速公路80公里,一級公路140公里),約需4個小時,在104國道上的雁蕩鎮(白溪)下車,車次極多。

  從杭州出發:雁蕩山旅遊汽車站位於響嶺頭的雁蕩賓館旁,每天8:30、14:00雁蕩山和杭州汽車東站之間有直達高速巴士對開,全程350公里,基本上走高速公路,車程5小時,票價85元(含一頓快餐)。

  從上海出發 :上海到雁蕩山,除乘火車到溫州轉机外,還可以直接乘長途汽車前往。上海芷新客運站(芷江西路249號)也有直達雁蕩山的北方大巴,14:00發車,7個多小時可達,雁蕩山返滬的車17:10開,票價淡季130元,旺季150元。另有一班上海發往樂清的臥鋪大巴,22:30由漢中路地鐵站旁的民立路233號長途客運站發車(盛金公司,電話021-63549000,票價130元),走高速,第二天淩晨4:00就到了雁蕩山鎮(白溪)的104國道路口。

  內部交通

  公交車:旺季時到景區內各主要景點(“二靈一龍”)都有綠色小巴可達,滿10人即開,價格非常便宜,從最東端104國道雁蕩鎮(白溪)路口到最西端的大龍湫,也只需6.5元。

  計程車:如果在淡季,遊人稀少,景區裏的公交車就不按“票價表”的規定開的(因為票款還不夠司機付隧道費和停車費)。於是公交車也就演變成了計程車,這時你只能包車。不過80-100元就能包上一下午的車了(一個人可砍至60元)。包一整天是最少要200元。只要稍抓緊一點,一下午也足夠你暢遊“二靈一龍”了。

  其他:

   至於去“二靈一龍”以外的其他景區,路途遙遠,包車昂貴,一般遊客就很少涉足了。

  從寧波出發 :全程220公里(高速公路80公里,一級公路140公里),約需4個小時,在104國道上的雁蕩鎮(白溪)下車,車次極多。

  從杭州出發:雁蕩山旅遊汽車站位於響嶺頭的雁蕩賓館旁,每天7:00、14:00雁蕩山和杭州汽車東站之間有直達高速巴士對開,全程350公里,基本上走高速公路,車程5小時,票價85元(含一頓快餐)。

  從上海出發:上海到雁蕩山,除乘火車到溫州轉机外,還可以直接乘長途汽車前往。上海芷新客運站(芷江西路249號)也有直達雁蕩山的北方大巴,14:00發車,7個多小時可達,雁蕩山返滬的車17:10開,票價淡季130元,旺季150元。另有一班上海發往樂清的臥鋪大巴,22:30由漢中路地鐵站旁的民立路233號長途客運站發車(盛金公司,電話021-63549000,票價130元),走高速,第二天淩晨4:00就到了雁蕩山鎮(白溪)的104國道路口。

  【旅遊提示】  

  1、最佳旅遊時間

  春 夏 秋

  看瀑布,當然是在雨水豐盛的季節,五六月或八九月,挑個雨後晴朗的日子,看200米落差的大龍湫,確像一條巨龍從天而降,巍為壯觀。

  遊靈岩時要安排好時間,莫錯過每天下午三點的飛渡表演,如果天氣好的話,表演時間在一小時之內。

  遊靈峰一定要看夜景,這才是雁蕩山的精靈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時都披上神秘的盛裝,惟妙惟肖,再加上導遊給你天花亂墜地一吹,如入仙境一般。

  2、特色餐飲

  雁蕩山八大名菜:雞末香魚、蟠龍戲珠、雁蕩石蛙、馬鈴薯野味煲、美麗黃魚、蛤蜊豆腐湯、碧綠蝦仁、清真海蟹。在品嘗海鮮美味的同時,應注意身體,尤其是北方的遊客,切不可暴食。

  到雁蕩山,還不得不品嘗一下它獨特的傳統風味小吃。許多遊客暢遊雁蕩後都説:“觀山景、嘗小吃、品海鮮,其樂融融。”雁蕩風味小吃講究色香味,只要觀其色、聞其香,頓使胃口大開,著名的有香螺、番薯粉絲湯、雁蕩烙餅、米粉絲面、茴香五味豆腐幹、綠豆面等。

  3、特色活動

  中雁蕩山下的白石鎮,一年一度的農曆三月初十大會市,歷史久遠。史書最早記載見清道光《樂清縣誌》:“白石市,在九都,三月初十”。相傳早在宋末元初,集市就已形成。市日曆時一週,農曆三月初十為高峰期,規模宏大,萬商雲集,百業興隆。三月初十,在清明節前後,春耕來臨之際,歷來購買鋤、鐮、犁、耙等各式農具,簟、鐮籮、畚鬥、等各種農家用具,是市日一大特色。集市中心場地“馬道灘”,過去是一片面積約50畝的沙石灘,灘內棚架攤位星羅棋佈,交易的商品、農副産品、山地貨種類繁多。人們在市場上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必需品和農業生産資料、工業方面的産品和配件。現在,中心市場“馬道灘”已建成一幢幢居民樓和商品,集市貿易分散在集鎮各條街巷和空曠場地,見縫插針,擁擠不堪。據1988年不完全統計,僅三月初十1天,上市人數超20萬人次,參加交易商店攤鋪達1400余家,僅專賣服裝、布料、針織品、鞋類的個體商販逾1600人,其他工業品、手工業品、土特産等有1200多個品種。商品成交額近1000萬元。客商除來自溫州各縣市外,還有從外省趕來參加。

  4、景區門票

  靈峰景區:30元 日景:(含靈峰古洞景點4元,朝陽門景點5元) 30元

  夜景: 30元

  靈岩景區:30元 (含臥龍谷景點8元、飛渡3元)

  大龍湫景區:30元 (含高空飛車3元)

  三折瀑景區:10元

  雁湖景區:10元

  方洞:20元

  顯勝門景區: 10元

  羊角洞景區: 5元

  筋竹澗: 10元

  懸崖洞峭遊樂圓:10元

  森林公園: 25元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