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新聞動態 兩岸同胞慶中秋 華人華僑中秋情 中秋資訊 視頻 賞詩會 中秋美食 健康提示 中秋謎語 中秋由來
  首頁 - 要聞
字號:
中秋雖傳統 滋味新變換

  時間: 2009-10-07 10:19     來源: 新華網     
 
 

  當家長們為在異地過節的孩子擔心時,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90後已經忘記了“鄉愁的滋味”。“搭夥”做“團圓飯”、分享月餅、湖邊望月……被稱為“潮人一族”的廣州90後新生,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中秋節玩得不亦樂乎。

    對於這些90後新生來説,中秋節是第一個沒有家人陪伴的傳統節日。然而,留守在學校宿捨得“遊子”並不寂寞,中山大學化學院的90後新生買來各種各樣的食材“搭夥”做“團圓飯”。

    由於條件簡陋、廚藝平平,他們大多選擇了簡單易做的湯菜、蒸菜。別看在家時個個都是父母捧在手心裏的“寶貝”,如今做起飯來竟然似模似樣。大約一個小時的工夫,魚丸湯粉、海帶排骨湯、蒸水蛋逐個出爐。中山大學化學院的王會宣説:“能和同學‘團圓’感覺也很好。剛來學校彼此間都不太熟悉,現在一起做飯吃可以加強了解、增進感情。”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專業的新生鐘丹看來,吃過飯後,和同學一起享用月餅也是件很溫暖的事。大家把家鄉寄來的月餅擺在一起共同“瓜分”,甜香的廣式月餅、酥皮的蘇氏月餅、厚皮的京式月餅……天南海北的月餅此刻都匯集在小小的書桌上,90後品嘗著不同口味的月餅,談論開學以來的種種趣事,一時間仿佛忘記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晚上7點,住在廣州大學城的學生三五成群地走向中心湖,一路上歡聲笑語時時回蕩在夜空中。由於煙火管制,新生們放煙花、放“孔明燈”的活動不得不取消了。但90後過節的心情並沒受到多少影響,開始玩起了“殺人遊戲”。家住吉林省松原市的90後新生包瑩瑩説:“沒放‘孔明燈’有些可惜,不過大家聚在一起玩遊戲、看月亮也不錯。之前因為不適應環境、不能回家過節掉了不少眼淚,等下我會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很好。”

  開心過後,許多90後也忍不住抱怨起當前的節日氛圍——“節味”淡了,人情冷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的大一新生蕭岳濤説:“現在一過中秋節,賣場就要打折做活動,大家都衝進賣場搶購,有多少人還記得賞月、拜月的儀式呢?”

    中山大學二年級的學生王玲説:“以前過中秋時,大家總是互相問吃月餅了嗎,但現在很奇怪的是許多人會問你吃的月餅什麼牌子、貴不貴?我想不通怎麼會變成這樣,可能是商業炒作和人們追捧名牌的意識讓今天的中秋節變味了吧。”

    去年,國家將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山大學教授葉春生認為,這一作法不僅增加了人們的休息時間,也是讓現代人充分體味傳統文化。

    葉春生説,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改變,近年來出現了對中秋節過分的商業炒作,“天價月餅”成為許多人拉攏關係的工具,扭曲了傳統節日本身蘊含的價值和含義。而以往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不夠,導致很多青少年都認同西方節日,反而忽視了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

    對於90後新生的另類過節方式,葉春生則表示應該提倡支援。他説,只要90後別丟掉中秋節文化中“團圓和諧”的根本,過節形式完全可以“與時俱進”,古代的“提燈籠猜謎語”也是在民間形成的。只要節日的內涵保留下來,人們完全可以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娛樂慶祝,過節形式應該更加豐富多樣。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