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磨練16年 “拼命三郎”胡佳美夢成真
 
 
  來源:      日期:2004-08-30 13:58

 

 


 
  從高高的10米跳臺上躍下,到入水只需要1.7秒;在這條通往雅典奧運會冠軍的路上,胡佳走了16年。

  男子10米臺決賽還沒開始,胡佳就放出話來:“我已經準備好了,準備得非常充分,我在等待起跳的那一刻!”

  然而等胡佳真的在比賽中後來居上,戰勝了包括隊友、衛冕冠軍田亮和澳大利亞強敵赫爾姆以及加拿大選手德斯帕蒂,贏得了奧運會跳水比賽最後一個項目金牌時,胡佳沒有表現得欣喜若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慶祝動作,表情始終平靜。他説:“我很高興,也很激動,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平靜。”

  也許正如大師哥熊倪所説,胡佳也是在一次次的錯失和等待中站到奧運會冠軍領獎臺上的。激情經過歲月的磨礪,變成了一種內斂的回味:對勝利的渴望依舊,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這也是21歲的胡佳第一次站在世界大賽的冠軍領獎臺上。“從我5歲半開始練習跳水到現在,為了這一秒我已經磨練了16年!”

  其實16年完全可以縮短為12年。雪梨奧運會時,胡佳在前5輪動作領先的大好形勢下痛失金牌,無緣獎牌。這種“痛楚”胡佳獨自承受了四年,從此他成了隊裏的“拼命三郎”,訓練總是特別刻苦,玩命到教練都要勸他愛惜自己。胡佳説:“雪梨奧運會後,我積累了平靜,變得比以前更加成熟。”

  在28日的決賽中,胡佳再次走到了第五輪動作過後排名第一的“關口”上,所有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他能否超越雪梨,把第一的勢頭延續到底?他是否會再次栽倒在第六個收尾動作上?

  胡佳以100.98分的全場最高分給出了漂亮的答案。這樣他的總分為748.08分,排除了後面三位選手田亮、德斯帕蒂和赫爾姆反超搶走金牌的可能。這一次,胡佳把金牌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別看在跳臺上做動作只有短短一秒多鐘的時間,對常人來説非常短,但對我來説卻很長,可以想很多,有足夠的時間去控制、調整自己的身體,”胡佳慢條斯理地説。

  “一秒鐘的比賽,是我用16年的時間磨練出來的。我對跳水很有感情,空中感覺讓我感到滿足!我總在想:希望時間把我磨成‘針’,一根直插入水的‘針’!我今天終於做到了!”

  胡佳説:“跳水雖然是種消耗,青春、體力和健康的消耗,對我來説卻是快樂和痛苦的源泉!跳水是藝術,是我生活的一切!我希望奧運會金牌能夠帶來全新的胡佳時代。不過,奧運會後我又要重新回零,重新起步。”(記者周欣 馬向菲 劉陽)




                          (責任編輯:秋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資訊中心 北京五洲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