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多彩的貴州

時間:2009-10-13 15:35   來源:金黔線上-貴州日報

  “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定位是多彩貴州;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景觀是黃果樹大瀑布;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品牌是茅臺酒;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關鍵詞是歷史性跨越;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節日是蘆笙會;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民間文化是酒文化;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事件是遵義會議;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民間語言是‘吃了沒得’……”。

  貴州素有“公園省”之美稱,也被譽為天然“大公園”。特殊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原生的自然環境、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形成了以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交相輝映的豐富旅遊資源。貴州擁有黃果樹、龍宮、織金洞、紅楓湖、舞陽河、興義馬嶺河峽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花溪、百里杜鵑等24個省級風景名勝區;銅仁梵凈山動植物、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鳥類棲息衍生地和習水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等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遵義會議會址、從江增衝鼓樓、盤縣大洞等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能代表貴州形象的定位是多彩貴州”。既往的貴州形象定位似乎都很難將貴州神秘和多元的文化色彩全部囊括,直至2005年,“多彩貴州”這個極具包容性和個性化的定位躍然而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其後的“多彩貴州歌唱大賽”、“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多彩貴州攝影大賽”、“多彩貴州旅遊形象大使選拔大賽”、大型民族歌舞詩“多彩貴州風”文化演出等圍繞“多彩貴州”這一文化名片精心打造的系列活動,逐步使“多彩貴州”成為貴州形象的最佳定位。

  “多彩貴州”,一是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有千瀑之省、漂流之省、公園省之稱。二是多民族的原生態文化魅力無窮。17個世居民族形成貴州獨特的文化大觀園。三是紅色文化舉世無雙。貴州是當年紅軍長征經歷時間最久、路線最長、故事最多的省份。四是天然的大氧吧,涼爽的大空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中多民族的原生態文化是貴州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

  多彩民族節日

  節日是民族心理素質的表現形式之一,起到團結本族群眾、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它往往與各民族的歷史、生産活動、宗教信仰和社會生活等有關。貴州的奇山、奇水和奇特的氣候,構成了眾多的奇觀仙境,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園林公園”。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養育著勤勞的各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産和生活實踐中,貴州各族人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出異彩紛呈的貴州高原文化。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集中展現貴州高原各族人民的時尚生活。“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的民謠是民族節日繁多的真實寫照。

  貴州各民族與歷史有關的節日很多,如貴陽、龍裏、惠水一帶苗族的“四月八”,就是紀念本民族反抗封建統治的領袖“亞魯”。傳説他就是這天被統治者殺害於今貴陽的噴水池附近。每年這天,上述地區的苗族群眾,都要到這裡以歌舞紀念“亞魯”。土家族在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八或者二十九即提前過年,稱“趕年”。相傳明嘉靖時期,沿海倭寇猖獗,戚繼光調土家族兵士出征,正遇年關已近,來不及過除夕,就提前過年,這天全家團聚吃坨坨肉、甑子飯、為出征將士送行,以後遂相延為習。這個節日表現了土家族群眾熱愛祖國、抗擊侵略的高尚品德。白族的“繞三靈”在每年的農曆四月下旬舉行,往往持續三四天之久,據説是紀念南詔大將段氏祖先段宋榜。今雲南大理還有專門供奉他的祠祀,每年群眾前往祭祀,禮儀十分隆重。我省白族地區雖無專門廟宇供奉,但到時仍以節日形式對其紀念。黔西南安龍一帶的布依族“六月六”,是紀念清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打敗興義封建土豪劉三(即劉官禮)的進攻。興義一帶布依族的“查白歌節”,則是紀念查郎、白妹為了忠貞不渝的愛情而雙雙殉情的事件。

  與農業有關的節日也很多,如苗族的蘆笙節,一般都在春耕前舉行,預祝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彝、白等族的火把節也頗具特色,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每逢這天,群眾雲集,到野外平曠地帶鬥牛、賽馬、摔跤。入夜,每戶均在門前豎一小火把,各村在廣場燃起篝火,將松脂撒向火焰,讓火星噴射入空,以驅趕火災。然後青年男女手持火把到田間巡視,驅趕害蟲。遠遠望去,藍天之下,宛如萬點繁星,又如火龍游動,景象極為壯觀。另在侗、瑤、仡佬等民族中,都盛行“吃新年”,有的在作物開始成熟,有的在收穫完畢。屆時煮新糧作主食,並殺豬、宰雞、聚會宴飲,祭祀祖先神靈,表示酬謝。仡佬族的“吃新年”別具一格,每當農作物成熟時,可到其他民族所種田地裏採摘少量瓜果、蔬菜、穀物,祭祀嘗新,不受干涉。水族的端節、卯節也分別具有喜慶或預祝豐收的性質。除九阡地區的水族于每年農曆六月內的卯日,由各寨輪流舉辦外,其他地區的水族則于每年農曆八至十月內的亥日舉辦,亦由各寨輪流舉辦。屆時舉辦的村寨除備辦豐盛的佳肴、食物供奉祖先外,鄰近村寨的水族群眾亦攜帶禮品前來祝賀。祭祀宴飲後,主客一起前往傳統的端坡或卯坡上舉行賽馬、對歌等活動,盡歡而散。以後即按亥日或卯日由其他村寨輪流主持舉辦,故各寨輪流一週,往往延續二至三月,具有共慶豐收或共祝豐年及親友團聚的意義,也頗具特色。另外黔東南地區苗族的苗年,頗類似水族的端節、卯節。過苗年的具體時間各地不一,一般在農曆九、十、十一月內的卯(兔)、醜(牛)或辰(龍)日進行。有的地區除十月第一個醜日過“能釀寥”(大年)外,還在第二、三個醜日過“能釀優”(小年)。過苗年時除以酒肉祭祀祖先外,還舉行鬥牛、踏鼓、遊方、捕鳥、走親戚等活動。其起源為相傳從前有苗族三兄弟同心協力,戰勝乾旱,奪得豐收,遂相聚慶賀,後世代傳承,形成苗年。牛在農業生産中至關重要,因此貴州各族多在農曆十月,殺雞備酒打粑供奉牛王,保祐耕牛健壯。

  多彩民族歌舞

  貴州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傳統音樂舞蹈豐富多彩。

  苗族的歌曲可分為飛歌、遊方歌、風俗歌、敘事歌、祭祀歌等幾種。“飛歌”是苗族音樂中頗富特色的體裁,多在山崗林野和田間地頭演唱,特點是音調高昂,氣勢雄渾,節奏舒廣自由,旋律起伏大。飛歌題材內容極為廣泛,堪稱苗族歌唱藝術的瑰寶。苗族蘆笙舞是一種流行最廣最具有特色的舞蹈形式,多在節日中表演,以集體舞為主。臺江反排木鼓舞的動作熱情奔放,被譽為“東方迪斯可”。丹寨的“錦雞舞”也很有特點,整個舞蹈就猶如錦雞覓食,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侗族民歌有大歌、小歌、禮俗歌和敘事歌幾種。侗族大歌是歌隊集體演唱的歌,其主要旋律在低音聲部,高音聲部由歌頭的加花變化而成。大歌的結構嚴謹,有較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種類很多,多聲部無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有特色的音樂形式,曾多次出國表演,蜚聲海外。其餘還有山歌、玩山歌、邊河歌、好事歌(酒歌)、伴嫁歌等等。侗族舞蹈有“多耶”、蘆笙舞、舞龍、舞獅等。

  水族民歌主要有雙歌、單歌、調詞、“詰俄呀”。雙歌分敬酒、祝賀、敘事性雙歌和寓言性雙歌。前一類雙歌演唱時一般是唱一首,和一首,歌首有兩句固定的起歌和聲,歌尾也有兩句頌揚性的襯和。演唱開始時,演唱者舉杯或持筷在席上晃一晃,周圍的人們就不約而同地起歌和聲,歌的主體部分唱完時,眾人又默契地唱起襯和幫腔。單歌的每首歌詞能獨立存在,表達一個獨立的意思。水族舞蹈主要有銅鼓舞、鬥角舞等。

  仡佬族歌曲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等。山歌節奏明快。情歌旋律婉轉優美。酒歌節奏和旋律單純古樸。婚俗歌、旋律流暢。祭祀歌是在逢年過節祭祀祖先時演唱,其曲調可以説是口語語音的誇張性延伸,朗誦性比較強。仡佬族舞蹈有踩堂舞、酒禮舞、龍燈舞和獅舞等。踩堂舞是喪禮期間在停放靈柩的堂屋中表演。酒禮舞在婚禮上表演。

  土家族歌曲有山歌、打鬧歌、風俗歌、祭祀歌、哭嫁歌、勞動歌、“溜子樂”等。山歌內容豐富,感情樸實。打鬧歌旋律熱情高亢、質樸自由,高音、長音較多,曲調悠長寬廣。勞動號子和“溜子樂”是土家族音樂中具有濃厚特色的音樂形式。勞動號子有多聲結構特點。一種是一領眾和的二聲部機構,一種是加副領唱、雙領眾的三聲部結構。後者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對比式復調織體,是我國民間合唱中比較有特色的復調音樂。土家族舞蹈最著名的是擺手舞。表演時,由一善舞者帶領眾舞者圍成圓圈,邊走邊舞。圓圈中央由一人負責鳴鑼擊鼓,起指揮和伴奏的作用。舞姿矯健、粗獷、豪放。

  彝族民歌有以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為內容的“曲谷”,用漢語演唱的歌曲“霎叉”(漢歌)、婚事歌、喪事歌、敘事歌、“畢摩”歌以及兒歌等。“曲谷”的演唱形式以獨唱、對唱為主,也有齊唱和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女聲多用假聲,男聲多用真嗓。“霎叉”的歌詞主要為漢語,歌詞結構和韻律特點均與貴州漢族山歌一樣。彝族舞蹈有在婚禮期間表演的“阿妹凱”(姐妹歌舞)、喪禮期間表演的“啃合貝”(也稱“鈴鐺舞”或“跳腳”),反映生産勞動的“撒蕎舞”、“栽小麥”以及節日舞“鑽龍門”等。

  布依族民歌可分為布依語民歌和漢語民歌兩種。根據內容和演唱場合,可分為情歌、生産勞動歌和風俗歌等。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擬鳥類和獸類為主要特徵的鳥獸舞,又在祭祀儀式上表演驅邪逐魔、祈福禳災的祭祀舞,還有表現生産、生活、鬥爭以及風俗等的民俗舞等等。

  瑤族舞蹈主要有猴鼓舞、打獵舞和長鼓舞等。猴鼓舞瑤語稱“久格朗”,在喪禮上表演。屆時,場中央豎一齊肩高的大木鼓,場地一側懸挂幾面銅鼓。表演者模倣猴的動作不停的跳躍擊木鼓。同時,一些人輪流上場敲打銅鼓助興,其節奏與舞姿相合。打獵舞瑤語稱“孰久”,也是在喪禮上表演,有打熊舞,打猴舞,打山羊舞、打野豬舞等,表現的是打獵場面。長鼓舞是一種喜慶舞蹈,主要表現生産勞動和製造木鼓的場面。

  多彩民族建築

  貴州各民族的建築也呈現豐富多彩的景象。在房屋建築的形式和材料上,貴州各族因居住地區地形地貌、氣候、物産、民族傳統、社會發展等條件的不同,而各有特色。一般説,漢族住房形式多四合院或一明兩暗的三開間,大都選在依山傍水的平地,材料多屬木或竹木結構。壯侗語系各族多分佈在省境南部地區,且多在河谷、平壩建房,生産以水田稻為主,為避免潮濕暑熱和蟲蛇之害,住房多作“幹欄式”建築。既以竹木構建為上下二層,頂作兩坡式,下層無遮攔,用以飼養牲畜或堆放農具、雜物,人住上層,既可通風避潮,又可防避蟲蛇侵害。苗、瑤族多住山區,因耕地少,住房多依山坡修建,為利用地勢,多建成半邊吊腳樓,即將山坡挖平一段作為地基,將房屋建築其上,前伸部分用木柱支撐,下面形成半邊空間,用以關養牲畜,人住上面,一半是地基,另一半則樓板。這種住房由於只有一面有地基,故出入門戶多開在後邊向山一面,從正面看雖似“幹欄”,其實形成的原因和實際情況並不相同。彝族主要分佈在省境西北部的高山地區,由於氣候寒冷,森林資源相對缺乏,住房多用泥土板築,一般均較矮小,採光和通風條件較差。

  另外,在安順、貴陽等地的各族群眾,往往利用當地岩石可分層剝取為石板的有利條件,用以代替瓦片蓋房。特別是安順一帶,作為明代屯軍後裔的“屯堡人”,不但婦女的衣著裝飾還相當完整地保留著明代江南婦女的裝束,其村寨佈局及各戶住房,也明顯呈現出軍事堡壘的格局。他們基本上仍聚族而居,或幾姓共為一寨,周圍築有巨石壘砌的寨墻,每戶各成院落,住房除屋面用石板覆蓋外,四面墻壁也完全用精工打制的石條、石塊壘徹,除門窗和檁條外,基本不用木料,形成獨具特色的石板房或石頭房。

  在村寨建築上另具特色的,還有黔東南東部各縣侗族村寨的鼓樓。鼓樓是各村侗族群眾進行集體活動的場所,幾乎每個侗族村寨都有,有的大村寨還多達三五個。其建築類似寶塔而別具民族風情,一般三五層,多者可達十數層,全部用木材構建。每逢節日慶典,全寨男女聚集鼓樓前場地,歌舞慶祝,終日不休,遇有全寨大事,全寨群眾亦聚集鼓樓,共議對策,一經決定,則人人遵守。逢年過節,各寨相互走訪,亦以鼓樓為送往迎來場所。遇有警情,鼓樓又成為瞭望敵情,擂鼓聚眾,指揮戰鬥的中心。

  多彩民族服飾

  服飾是民俗事象之一,包括衣服、鞋帽、頭飾、佩戴等等,是一個複雜的文化體系。服飾作為一種物質文化,具有保暖禦寒、遮羞和美化人體的功能,遮羞與美化人體屬於審美的範疇,具有美學意義。服飾傳承往往與民族的歷史文化有密切關係,體現出不同的風格,並把他們的文化與智慧凝結在服飾上,因而成為識別民族最直觀的一種方法,憑著外觀便大體可知是哪一民族。

  貴州的民族服飾,至少有兩百多種款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同一民族也有多種服飾,以苗族服飾最為複雜。布依族婦女大部分穿在衽大襟衣,寬呂褲,飾以花邊和欄杆,盤髮辮于頭頂,包頭由,胸前載圍腰及銀飾,鎮寧扁擔山一帶穿百褶裙。黔南地區穿大襟短衣、瘦腿長褲。侗族服飾大致分為南、北兩種類型:北部婦女束髮挽髻、飾以銀簪、銀花或木梳,上蓋侗布,穿右衽無領大襟衣,胸前係繡花長圍腰,下穿長褲,間或也有穿裙的;南部婦女髮型亦挽髻,貫以木梳,銀簪,上衣或高領或無領,或開襟無扣或緊身小袖,下穿百褶裙,常係圍腰,腳上要有裹腿。土家族長期與滿、漢交往,因而服飾變異較大,僅邊遠山區保留較多特色,婦女束髮扎瓣,頭包青絲帕或布帕,上著粉紅色或藍色右襖高領大襟短衣,下穿大腳筒褲,衣襟、領沿、袖口、褲腳均有鑲邊,多佩載銀飾。從婦女頭飾上可以看出是否婚配,未婚者用紅、藍、青色毛線扎頭,頭繩下垂表示自己已經許配,頭繩盤在頭上表示已經訂婚,已婚者則將頭髮結為餅狀。水族婦女多挽發于頂,以巾包頭,穿藍色大襟中長衫,下穿靛青色長褲,將圍腰係在銀項鍊上,飄帶垂于身後,腳穿尖鉤繡花鞋或完寶蓋繡花芏,但不同地區亦有差異。仡佬族比較分散,服飾受其他民族影響,歷史上有“紅仡佬”、“花仡佬”、“披袍仡佬”、“鍋圈仡佬”之分,較為典型的是:頭盤大發髻,衣短僅及腰,袖背上繡鱗狀花紋,下穿無褶長筒裙,裙分三段,中段為紅色羊毛織成,外披無袖毛袍。彝族男女皆披“擦爾瓦”,男子頭扎英雄結,係青腰帶,穿寬褲腳的燈籠褲;女子著鄉花短上衣,青、紅、白三節裙,包繡花蓋頭帕,戴銀領花、銀耳環。瑤族服飾因支系不同而有別,例如荔波就有“白褲瑤”、“青褲瑤”和“長袍瑤”三種服飾。白褲瑤男子的服飾近乎獵裝,上著黑色長袖無扣對襟短衣,下穿白色小褲腳短褲,腳纏綁腿;婦女以青布包頭成角狀,並以白布帶環繞頭巾,上裝是典型的“貫首衣”,繫腰帶,細褶裙僅及膝,喜戴銀飾。

  多彩飲食文化

  貴州各族由於地處高原,山高谷深,氣候變化大,加之勞動條件艱苦,各族群眾熱情好客,故好飲酒。貴州各族農村,過去幾乎每戶都會釀製低度米酒,民間稱“夾釀酒”或“晃蕩酒”,用以自飲和待客。花溪、青岩一帶布依族釀製刺梨酒,惠水、平塘一帶的布依族釀製黑糯米酒,三都水族的九阡酒,酒味清甜淳和,別具風味。貴州各族群眾除喜歡飲酒外,還普遍愛吃辣椒,民間有“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的説法。辣椒吃法很多,鮮、幹均可食用。除一般作為佐料,伴以肉食、菜蔬、煎、炒、燜、炸,或用乾粉熬製,製成紅油,用以調佐料粉、面,或以乾粉調以蔥、醬油、醋、香油,製成蘸水,蘸吃菜蔬外,更有以青鮮者入鍋焙熟,再加油、鹽、醬等佐料,做成“魚鰍辣椒”,美味可口。每到秋季,選取鮮紅辣椒,加姜、蒜以刀宰碎,加鹽入壇密封做成酸辣椒,用以炒菜,酸辣適宜,味特鮮美。

  壯侗語族各族和苗族、瑤族,日常主食多以大米為主食,喜吃糯食,每逢年節打制糍粑、耳塊、蒸黃粑,吃法分燒吃、煮吃、煎吃、炸吃等,有的還以煮熟後之湯圓或糍粑,放在炒熟搗細的黃豆粉內反覆翻滾,和“牛打滾”,入口亦別有滋味。安順一帶的屯堡人,還用糯米製成一種“粑果”,頗似近年市場出售之蝦片,烹炸或熱炒後,迅速膨脹,入口香甜酥脆,亦頗具特色。壯侗語族各族還愛吃酸菜,獨山制的鹽酸美味可口。安順、黔東南和黔西南的布依族愛吃狗肉,關嶺花江製作的狗肉馳名全省。而有的地區的苗族則忌吃狗肉。黔東南一帶的苗族、侗族有製作腌魚、腌肉的傳統,其制法是將新鮮豬肉或魚類和蒸好的糯米飯,一樣一層地裝入壇內,密封儲存,數日後取出食用,略帶酸味,十分鮮美。彝族住地多高寒山區,主食以玉米、蕎、麥為主,副食除一般菜蔬外,愛吃酸菜煮紅豆湯。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