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昨日正式成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原國臺辦主任助理、新聞發言人張銘清接受首任院長聘書,並主持召開了 “攜手兩岸,面向世界——— 兩岸三地新聞傳播論壇”,眾多海內外新聞媒體界人士齊聚廈大交流。
作為特邀嘉賓,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出席了昨日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成立大會,並在會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您這次是為廈大新聞傳播學院的成立專程來廈的嗎?
張榮恭:是的,這次是受到張銘清院長的盛情邀請,專門趕過來參加建院大會的。因為我跟他是老朋友了,我在臺灣“中央社”擔任大陸新聞部主任到副總編期間,正是兩岸交流剛開始的時候,和當時擔任國臺辦領導職務的張先生有很多的互動,1994年范麗青等人赴臺採訪國民黨的 “十四大”,成為1949年之後大陸第一批赴臺採訪的記者,當時就是我邀請並經張先生積極支持的,而1995年張院長成為訪問臺灣的第一個國臺辦領導,同樣是我們之間溝通安排的成果,所以其實我們認識很久、互動也很密切。今天他在一個新的新聞傳播學院開始一個新的人生角色,我是以老朋友的身份過來支持鼓勵,真的很為他高興,這是一個適才適所的安排,對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學院成長都會有重要的突破。
記者:您本身有很重要的媒體背景,對兩岸事務和兩岸交流非常熟悉,那麼您如何評價現在的兩岸新聞交流?
張榮恭:比起上世紀90年代以前,兩岸新聞交流的現狀已經無法用成長多少倍來形容了,只能說前進了非常多。近年來發展勢頭也相當不錯,像臺灣記者來大陸駐點採訪已經從一個月延長到三個月,這是2005年我陪同江丙坤副主席和國臺辦達成的共識,大陸部分記者現在也能常駐臺灣工作,當然還有很多的不足,所以我很希望兩岸新聞領域的諸多限制能盡快解除,像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眾多大陸媒體都能自由入島採訪,因為我覺得新聞交流是兩岸一切交流的最前沿,不應該放到政治框框里加以束縛,開放一些對兩岸關係都有好處。
記者:今天的成立大會更像一場兩岸教育界的交流盛會,兩岸的教育交流獲得熱烈討論,而這也是國共兩黨今年合力推動的重要領域,國民黨對此有無具體的推動舉措呢?
張榮恭:對兩岸關係發展有利的事情,我們當然會竭盡所能去推動。但現在國民黨只是臺灣的在野黨,行政權、決策權還都掌握在民進黨手中,我們對兩岸關係只能盡力促進,當局還是可以不聽,所以要落實國共兩黨達成的諸多有益共識,還是要等到2008年國民黨奪回執政權,我們才能把這些理念一一付諸行動,真正推動兩岸關係的正常積極發展。
(來源: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
編輯:姍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