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老城實現歷史與現代的有機融合

時間:2009-05-14 16:55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09年5月13日10:00,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張建東接受中國文明網、央視網、新華網專訪,就西城區的文明城區創建工作等問題與網民進行互動交流。

  [主持人]看來“信心”是穩定“金融街”的至勝法寶啊!了解了金融問題,現在我們來關注一下環境問題。城市環境是城市發展水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物質基礎。這裡也有一位網友問道:西城區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古韻的老城區,在文明城區建設中,它是如何展現歷史與現代的有機融合的? 

  之所以選擇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今天在坐的嘉賓中有一位恰好能夠很專業地回答這位網友的問題,他就是市政管委主任姜立光。姜主任您好,請您就這位網友的問題給我們談一談吧。

  [姜立光]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西城區是北京市中心城區之一,面積31.66平方公里。轄區內文物古跡眾多,金融機構雲集,現代商業服務業繁榮。近年來,西城區以舉辦奧運為契機,大力開展城市環境建設,提高了城市承載力。先後組織實施了574項環境建設工程,加快了城區現代化建設步伐,改善了城區環境面貌,居民生活環境品質顯著提高,群眾對環境的滿意度不斷攀升。我們做了這樣幾方面工作:

  一、商業區經過綜合整治功能更趨現代化。西單商業區是北京市商業經營的黃金地段,其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也被列入2008年北京市重點奧運環境建設項目。針對西單商業區人流密集、交通設施不足等現象,西城區開展了包括街景系統、連廊系統、交通系統和文化廣場等在內的西單商業區環境綜合整治。新建了4座廊橋,形成“空中走廊”,復建了已消失85年的“瞻雲坊”牌樓,使西單商業區成功地融入了古都風貌的歷史元素,西單商業區能夠加強建設,為市民在市中心提供了一個集休閒、購物、娛樂於一體的商業場所。 

  二、老景觀古色古香更有吸引力。什剎海地區是傳統風貌保護區之一,擁有近9萬居住人口,日接待遊客最高達4萬人,是集居民居住、文化旅遊和古都風貌保護三項功能為一體的重要地區,2006年起至2008年7月,通過實施保護景區傳統風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道路改造和停車場建設、整治環湖景觀、完善旅遊配套設施五大整治工程,使什剎海地區的環境面貌整體改善。修繕恢復了北京最古老的斜街——煙袋斜街,使其成為一個獨具傳統特色的商業步行街,在奧運會期間受到中外遊客的歡迎,境內外媒體紛至遝來,煙袋斜街成為展現古都風情與魅力的重要窗口。

  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群眾受益。近年來,西城區委、區政府圍繞“辦綠色奧運,建生態城市”兩大主題,不斷提升城區的文化品位和環境魅力。

  我區的人定湖公園是北京市首個擁有“模擬型人工濕地”的公園,2006年,改造後的西城區北二環“城中村”變身為德勝公園,2007年4月,月壇公園園林景觀、古建恢復、綠化養護等工作全部完工,2008年4月底,3975平方米的南堂北廣場綠地建成,栽植喬、灌木和色塊等9466株,為喧鬧的西單商業區打造出一片優美寧靜的天地;2008年5月底,官園公園綠化改造完成;2008年6月中旬,北濱河公園東區綠化改造完成;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17座精美的奧運景觀主題花壇,出現在長安街沿線、馬拉松沿線、火炬傳遞路線及奧運場館周邊。

  通過我們的努力,西城區的綠地多了,道路平了,外立面潔凈了。這些城市環境的變化,不僅給奧運會的舉辦創造了條件,也為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西城區委區政府正在用實際行動兌現建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現代化宜居城區”的承諾。

  [主持人]看來新區有新區的景致,老城有老城的味道,無論新城老城,保護好城區環境才能成為好城!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