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化軟實力成危中之機

時間:2009-04-27 11:11   來源:新華日報

  應對危機,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到信心,“信心就是力量”,“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信心從何而來?作家馮驥才説,“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的根基,我們總能從中汲取到力量。”

  信心源自文化軟實力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認為,除了要有經濟硬實力,更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文化是社會經濟生活的核心與靈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的重要基礎。經濟遭受打擊,猶如軀體抱恙消瘦,只要有文化這個靈魂的支撐,定能再度豐潤。”

  金陵文化、吳文化和楚漢文化等交融在一起,構成了江蘇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魅力,造就了江蘇人勤勞、溫和及精明的性格。在原有的文化底蘊滋養下,江蘇在新時代又對文化進行了深層次再造,省委明確提出,大力倡導“創業、創新、創優”的“三創”精神。從此,江蘇人超越了小富即安的舊傳統,既穩健持重,又敢於開拓;既善創實業,又善於經商;既誠樸守信,又敢打敢拼。在“三創”精神的鼓舞下,江蘇人的“精氣神”得到了極大提升,艱苦創業、自主創業、全民創業成為新江蘇人的顯著特徵,爭先進位、勇於攀登、志創一流成為江蘇和諧文化的主流。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共克時艱,中華民族迸發出的中國力量就根植于五千年曆史文化造就的民族魂魄——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如是説,江蘇也不例外,文化也已經成為江蘇應對危機、全力發展的內在力量,也是最持久的力量和永恒的動力。“現在大家有發展的信心,企業有投資的信心,居民也有消費的信心,有信心就有勇氣、有辦法、有能力。”

  文化精髓成為經濟支撐

  與兩個月前相比,江蘇企業的領導、職工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分析這種變化的緣由,梁保華認為這要得益於其背後文化的支撐。“江蘇就是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過去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在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下,我們一定能夠平穩度過這次國際金融危機。”

  歷數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四次轉軌,文化軟實力的支撐作用不可或缺。

  第一次轉軌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原有歷史文化積澱的喚醒下,許多鄉鎮企業家外出“借腦生智”,使得鄉鎮企業脫胎換骨,重現生機。

  第二次轉軌是20世紀90年代初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江蘇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攀親結緣”,使得企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依託先進的科教文化資源,江蘇還開展了長時間的務工農民培訓,使得大量勞務工人成功走上工作崗位。

  第三次轉軌是上世紀90年代末的經濟結構調整。江蘇人憑藉三大優勢:發達的科教資源、優秀的人文環境、集腋成裘的資金積累,實現了“二次創業”。

  第四次轉軌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産生了衝突。江蘇大膽提出“文化再造”,從而促進了經濟升級。

  如今,張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園區經驗……無一不是江蘇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以及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推進器。江蘇經濟幾次轉軌的關鍵階段,文化都起了關鍵作用。

  文化産業成為危中之機

  當然,江蘇人的信心不僅僅源自文化精神的影響,更在於文化實力的雄厚。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江蘇外貿出口雖受影響,文化創意産業卻快速發展。江蘇省文化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江蘇的文化産業呈逐年提升態勢,並形成了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産業集團和品牌産品。目前江蘇已有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7家,省級文化産業園區5家。示範基地和産業園區對江蘇文化産業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集聚和帶動作用,並已成為江蘇省中小文化企業的孵化器。

  2009年,是真正對江蘇經濟包括文化産業帶來嚴峻考驗的關鍵之年。為促進文化産業的發展,江蘇組織專題調查組,先後到南京、無錫、徐州以及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就文化産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考察了63個文化産業項目,多層次多方面聽取意見和建議,形成了有建設性的調研報告。此外,江蘇今年還將實施藝術生産繁榮工程,啟動第二輪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力爭在全年新創劇本100部左右的基礎上,重點抓好10至20部現實題材新劇的創作。

  文化軟實力成為江蘇在迎接挑戰中的危中之機,它為江蘇在當前的困難中逆勢而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江蘇經濟的“春天”指日可待。 (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劉桂清) 摘自《新華日報》(2009年3月24日 第A02版)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