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未來10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面臨5大機遇

時間:2010-11-19 10: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李志勇 蘇雪燕)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17日在2010年國際文化産業論壇上表示,經濟危機的影響使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轉變,未來10年中國文化産業在生産、服務、城市化、全球化等領域面臨5大發展機遇。

  張曉明説,上一個十年,中國的文化産業在觀念、發展環境和發展動力方面都有了顯著的變化。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了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等方面的變化,為文化産業發展帶來了機遇。

  經濟危機推動了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國經濟將進入一個投資與消費、外貿和內需更為平衡發展的時代。研究證明,在每人平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文化消費支出總量應該達到40000億元以上,2009年中國每人平均GDP達到3700美元,而文化消費只有8400億元左右,只達到同樣發展水準國家的五分之一。未來10年中國的文化消費有巨大的釋放空間。

  經濟危機推動了中國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低技術和低文化附加值的“中國製造”將逐步為高技術和高文化附加值的“中國創造”所取代。目前中國年每人平均品牌授權商品銷售額只有0.7美元,如果達到日本每人平均91美元的水準,將形成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場,如果達到美國每人平均365美元的水準,市場規模將會達到4700億美元,未來10年中國的文化産業在“中國創造”這個新的戰略方向上大有可為。

  同時,經濟危機還加速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中國文化産業將進入一個技術創新、業態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的時期,文化産業將滲入和影響一系列相關産業,支撐新的經濟增長。

  經濟危機推動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了城市化發展,而文化産業將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在經過了10年發展文化産業的洗禮後,地方政府普遍開始實施“後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大量新穎和別具特色的文化設施涌現出來。

  另外,經濟危機還推動全球貿易格局和文化産業格局變化,中國在國際文化貿易和版權貿易中的地位迅速改變,在國際文化産業分工體系中的位置也將會改變。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