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圓滿閉幕

時間:2010-11-23 17:34   來源:文博會官網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今天下午圓滿落幕。

  本屆文博會通過展覽會、項目推介、創意活動、論壇會議等百餘場活動,全面展示了中國文化創意産業近年發展的新成果和強勁發展勢頭,促進了一大批産業項目落地和産品交易,推動了文化産業的區域集聚和跨界融合發展,彰顯出中國文化創意産業正在快速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文博會奉上豐富的視覺盛宴、創意盛宴和思想盛宴,使人們實實在在感受到文化創意産業蘊含的無窮魅力和巨大商機,實實在在感受到中國文化創意産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已經到來。

  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規模空前,人氣旺盛,創意氛圍濃,文化創意産業核心內容更加突出,文化與創意、科技、金融融合特色更加鮮明,專業化、産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提升,北京文博會的品牌影響力凸顯。文博會期間,共有逾百萬人參與了百餘場次活動。其中:設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的文博會主展場,四天接待以業界專業人士為主的各界觀眾超過20萬人次;文博會的主、分會場論壇上,有159位包括國際組織高層負責人、國家産業主管部門的權威人士和國內外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到會演講,其中境外來賓35人,到會聽眾6000多人;以文化創意産業投融資、集聚區入住、文化産品授權、交易,藝術品拍賣為主要內容的24場項目推介交易活動,吸引了海內外近4000客商到會洽談。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文博會期間,共簽署集聚區入住、文藝演出、出版發行、版權貿易、影視節目製作、設計創意、動漫與網路遊戲研發製作、古玩藝術品交易、文化旅遊、産業園建設等合作協議總金額478億元人民幣,比上屆增長30.3 %。與往屆相比,本屆文博會簽約項目出現了五個方面新變化:一是科技含量高,影視節目製作、設計創意、動漫與網路遊戲研發製作、出版發行等“內容産業”佔簽約總額的50%以上,凸顯了科技、創意對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提升産品附加值的重要作用;二是項目規模大,億元以上的項目佔簽約總額的68%;三是産業關聯度和集中度高,涉及文化創意上、中、下游全産業鏈,文化資源、設計、製作、渠道、演示等環節配套完善,産業帶動力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廣;四是北京簽約項目224個,佔簽約總數的68%;五是銀企簽署合作協議金額超過40億元人民幣,比往屆翻了三番,標誌著金融創新服務文化創意産業結出碩果。

  本屆文博會實現了展示新成果、推出新項目、傳播新思想,助推産業合作的預期目的。與往屆相比,第五屆文博會凸顯了六方面的效應:

  一是集中展現“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産業大發展大繁榮成果,促進文化創意産業向高端化發展。本屆文博會展覽會突顯傳統與現代交融,文化與科技交融,文化與創意交融。“文化主脈”將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創文化産品、品牌文化産品集聚,展示出向附加值最高的産業上游進軍的發展趨勢。多彩貴州、創意四川、文化山西、徽州皖韻……,各地開發民族文化資源的創新文化産品受到中外賓客的青睞;設計創意展、藝術授權展形象地詮釋了藝術與設計正在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展覽還以清晰的産業鏈展示出文化産業上、中、下游發展的新模式,一大批在近年文化體制改革中成功轉企改制的新文化實體,包括在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傳媒、動漫、遊戲、網路文化等領域起龍頭作用的文化企業,展示了全産業鏈的創新成果。

  二是著力重大項目落地,促進區域文化産業集群發展。本屆文博會項目推介、簽約合作活躍,顯現出全國文化創意産業以集聚區為代表的産業區域佈局日漸清晰,集聚發展效應日益凸顯,集群發展成為趨勢。安徽出版集團、天津北方電影集團、西安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等各地近年重點打造的國家級、省級文化産業功能區、集聚區和産業園攜新的産業項目重裝亮相,吸引投資合作勢頭強勁;北京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整體亮相,展現出各區縣依託歷史文化,融合現代科技,將保護歷史風貌,提升城市文化內涵與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相結合的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新格局,給參觀者以強烈震撼。中國國際資訊傳媒中心、中國首個3D體驗中心、國際文化會都、中國傳統文化體驗中心、航太主題公園、北京音樂産業園、奧運功能區國家級博物館群、1919國際影視傳媒産業園、國際體育時尚公園等一大批新的産業項目首次亮相推介。

  三是推進文化與科技、創意的融合,展現文化創意産業新面貌。文化創意産業與高科技緊密結合,催生的全新文化業態和高科技文化産品成為本屆文博會最大亮點。全國第一個3D數字沙盤,4D電影,電子動態版的清明上河圖,3D與全息影像技術融合的蒙娜麗莎語音識別系統,首款基於E—ink技術的彩色電紙書、可點讀、發聲的3D立體圖書,以及展示三網融合最新成果的北京廣播電視臺新媒體實驗室,將觀眾帶入影像太行山水間的“全球拍”電腦成像,可進入其中觸摸和感受盧溝橋時代巨變的豐臺“時空隧道”,可展現五彩斑斕光雕臺北101大廈的臺北館數字體驗區等等,各色數字虛擬技術打造的互動新媒體,在給數萬參觀者帶來驚喜的同時,展現了廣闊的産業前景。

  四是引導提升大眾文化消費,以消費拉動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啟動大眾文化消費能量,以消費拉動文化産業,是文博會不遺餘力的追求。體育産業展著力引導大眾體育消費,讓體育賽事、體育生活走進百姓人家。500件來自全國創新設計的“北京禮物”悉數亮相,其中新北京十六景金銀章、鳥雲紋圓盒、青花瓷片系列等30件獲獎作品首次面市,受到中外觀眾熱捧,展現出國內旅遊紀念品市場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大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工藝美術品亮相文博會,四川的綿竹年畫、瀘州油紙傘,西藏的唐卡、邦典編織,北京的料器、泥人等,品類豐富,以鮮明的民族文化符號,表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創造力。臺湖國際圖書分會場,國內560余家出版社、300家民營書商、900余家音像公司以及國外48家出版集團的圖書、印象製品近60萬種參與展出,並供客戶現採訂購;200多家國內外大型出版機構派員前來參加現場推介暢銷精品圖書,並與讀者現場交流。

  五是集聚前瞻理念和權威資訊,引領産業發展。文博會論壇前瞻而務實,主題更加深化,論壇中熱議的創意時代的城市再造,以集聚區為代表的文化産業區域結構重組與集群發展,文化産業的市場開放與資本對接,體育、影視、動漫發展趨勢與國際合作等熱點、焦點話題,為“十二五”期間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提供了多元化思考空間。“中國國際文化産業論壇”上,由聯合國五大機構共同完成的《2010創意經濟報告》(中文版)舉行首發式,報告反映了聯合國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發展的觀點,將對國際和國內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産生一定影響。

  六是境外參與深入,展現廣闊産業合作前景。共有來自26個國際組織和39個國家和地區的63個政府和專業代表團組600多境外來賓參加了文博會活動,境外參與為歷屆之最。在文化創意産業項目推廣與資源開發推介會上,中韓動漫周邊合作開發、馬來西亞多媒體走廊等多個項目受到國內企業青睞。文博會的多場推介會為境內外文化企業合作搭建了橋梁,其中正大集團國際音樂製作中心與平谷區達成入住中國“樂谷”合作協議;世界著名品牌“迪士尼”授權的生産製造商信實泰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與天津濱海新區仁永影視動畫製作傳播有限公司就大型原創動畫片《草莓樂園》形象授權及衍生品開發實現成功對接;臺灣展團展覽現場和推介活動共簽訂訂貨、交易、代理、經銷合作協議1.5億人民幣,是上屆的3.7倍。

  第六屆文博會將於2011年11月9-13日在北京舉行。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