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翻譯家文潔若:應該設立“巴金日”
 
 
  來源:      日期:2005-10-18 19:05

    1943年至1946年在國內讀中學時期,我記得有一位老師,在他講中國文學的課上,從魯迅直接跳到了巴金。雖然當時還是敵偽時期,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已出版的前兩部《家》和《春》仍在私底下廣為流傳,被我的那位中學老師當成反帝反封的典型作品向我們介紹。去年,我還寫文章呼籲應該設立“魯迅日”、“巴金日”。

  巴金是個特別低調、以和為貴的人,他很少談到自己受的委屈,關注的都是人類前途、民族命運等高瞻遠矚的話題。

  在生活中,巴金特別平易近人。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以往我和巴金見面,都是我與蕭乾一起去的。但有一次,蕭乾的身體不好,於是我獨自坐車去位於西直門附近的一招看望他。我在招待所收發室打了個電話,和他打了個招呼説我要上去看望他,等我爬到樓上他住的那一層,很意外地發現,巴金已在樓梯口等候我了。要知道,當時他已經是74歲高齡了!

  來源:競報 采寫:趙唯辰

                                責任編輯:劍卓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