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博導回憶珍貴一瞬 85歲巴老送客至門口
 
 
  來源:      日期:2005-10-19 14:19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定宇先生是在住院部的病榻上聽到巴老去世的消息的,這讓他的心緒更加沉重。吳先生在1982年碩士畢業時以一篇《論巴金小説的藝術風格》的論文引起現代文學研究界的矚目,20多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巴金的研究。

  吳先生家裏保留著一張珍貴的合影,是他1989年在上海參加首屆“巴金國際學術研討會”期間,去巴金先生家拜訪時留下的。“那是在1989年11月25日。”雖然在病中,吳先生談起此事仍然非常興奮,“我們幾位參會的學者結伴到巴老家看望他。他已經是85歲高齡了,腿腳已經很不方便,但他堅持和我們聊了許久,並且臨走時還請人攙扶著送客人到門口。”因為吳先生同巴金先生都是四川人,他們之間用家鄉話進行的聊天特別融洽。
              
  聽到吳先生來自廣州的中山大學,巴金先生顯得十分感興趣,他特意問起自己上世紀30年代曾經遊覽並寫入散文中的新會“小鳥天堂”。吳先生回答,今年來當地政府更加注重小鳥天堂周邊的環境,工廠搬走了,自然環境得到良好的保護,小鳥更多了。巴金先生非常高興,但對於吳先生誠摯的邀請,他只是悵然地説了句“走不動了”。
              
  吳先生説,巴金先生和廣東的淵源不止於此,他還曾寫過一篇文筆優美的小説《月夜》,記敘參加農民運動的鄉民被殺害的事跡,也是以新會地方為背景的。在他的散文集《旅途隨筆》中,也細緻地描繪了舊時廣州的社會百相:龍舟比賽的熱烈場景,兩岸街市的熱鬧,還有海珠橋上隨處可見的工人等等。
              
  自1989年後,又召開過四次以上的“巴金國際學術研討會”,巴老不能親自出席,每次都請他的弟弟到會。隨著學術空氣的活躍,學者們對巴老的作品也漸漸有了些不同的意見和研究角度,巴老的弟弟每次都會認真記錄下來,轉告給病中的巴老。而巴老明確表示,作品寫出來就是社會産品了,如何看待它們是評論家和讀者自己的事,他並不介意得到怎樣的評價。
              
  最讓吳先生感到遺憾的是,本來10月24日就要在嘉興召開新一屆的研討會,上海作協將成立巴金研究所。與會專家已經商定:無論如何要去見巴老一面,哪怕只在病房外看上一眼!誰知現在連這個小小的願望也無法實現了。
              
  吳定宇強調:“如果仔細看我們的合影,會發現巴金先生旁邊出現了另一個人一隻攙扶的手,那並不是疏忽。
              
  來源:羊城晚報 記者:鄧瓊 譚秋明

                                責任編輯:劍卓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