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龍:四方面推進園區科技跨越

時間:2009-05-11 12:45   來源:千龍網


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馬明龍介紹園區科技發展情況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27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我們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2006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業産值962億元,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業實現利稅87億元,同比增長34%,佔全市高新技術産業利稅總額的38%。2006年,園區實現電子資訊産業銷售收入1388億元,佔全市的比重達到33%,佔全國的比重約為3%;整合電路産業銷售收入實現銷售146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約16%,成為國內緊次於上海的整合電路産業基地;擁有金龍、東風、博世、德科等知名廠商在內的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54家,銷售收入佔蘇州地區55%;聚集了蘇州地區60%的軟體企業,從事軟體外包業務的企業30余家,江蘇省9家列入中國軟體歐美出口工程的企業中園區佔了7家,2006年全區實現軟體銷售收入50億元(含嵌入式),其中軟體外包8000萬美元,佔全市的90%。

  按照國家提出的“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十六字方針,根據省市關於建設“創新型省份”、“自主創新型城市”的戰略部署,立足開發區自身實際情況,園區規劃在未來五年內重點在四個方面推進 “科技跨越計劃”:

  1、科技創新投入大跨越。堅持把科技投入作為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投資來抓,注重發揮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導作用與企業科技投入的主體作用,確保地方財政的投入增幅明顯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增幅。力爭“十一五”期間政府科技投入年均增長20%以上,其中科技三項費用增長達到50%,期末R&D投入佔GDP比重提高到4%左右,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累計超過200億元,政府科技投入超過100億元。

  2、科技創新主體大跨越。強化科技招商的龍頭地位,促進開發開放優勢與科技創新優勢的轉化互動,在現有6大國家級産業基地的基礎上,積極爭創生物醫藥、奈米技術等新的國家級産業基地,引導相關企業向基地集中、創新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培育“江蘇軟體第一園”、“中國創投第一品牌”等一批科技發展亮點。力爭期末研發機構總數突破20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800家,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技術中心10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0家。

  3、科技創新人才大跨越。注重發揮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強創新型科研隊伍和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建設;大力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加快人才仲介機構引進,力爭5年內再引進50家國內外知名獵頭公司與中高端人才仲介機構,總量突破100家;依託獨墅湖高教區、職業技術學院和工業技術學校等人才培養主陣地,加大科技人才培養力度,力爭期末中新合作區每千人勞動力中研發人員超過20人,博士、碩士和留學人員佔就業人員比重達到20%左右,專業技術人才佔比超過70%,將園區打造成為創新型人才高地。

  4、科技創新成果大跨越。瞄準國內外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積極構建中外、院地、校地科技合作平臺,重點加快中科院蘇州奈米技術與奈米倣生研究機構開工籌建步伐,確保2007年底基本建成並投入運作;加快主導産業和新興産業公共創新平臺建設,延伸拓展整合電路設計、軟體測試等現有平臺功能,加快籌組生物奈米、動漫影視服務平臺;本著“非禁即入”、“減稅減負”、“重獎重扶”等原則,加大政策資源傾斜力度,強化企業上市、智慧財産權服務、技術産權交易等服務功能,力爭期末科技型企業上市達20家左右,累計專利授權和商標註冊授權均超過5000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工業總産值比重提高到80%左右。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