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軒轅黃帝樂舞縮短 三大篇章10分鐘展現

時間:2011-03-28 15:21   來源:西安晚報

  每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中,“樂舞告祭”都是其中一項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今年的“樂舞告祭”取名《黃帝頌》,首次將孫中山、毛澤東的“祭文”納入其中,同時時間也縮短為10分鐘。昨日上午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樂舞綵排在陜西師範大學體育場舉行。

  特色一

  三大篇章10分鐘展現

  據了解,今年的“樂舞告祭”取名《黃帝頌》,以“追思黃帝功德、維繫民族記憶、構建精神家園、共用盛世繁華”為主題,以“莊穆、古樸、宏闊、典雅”為品格。

  “樂舞告祭”風格設計上追求簡明、明快,區別以往,2004年的公祭長達30分鐘,今年縮短為10分鐘左右。依照漢唐的禮儀形制設計,告祭隊伍由640人組成,中心祭臺左右的禮儀舞隊320人,樂舞呈現舞隊320人,參加人員主要包括陜西演藝集團的人員、陜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和藝術學院的學生、西安音樂學院舞蹈係的學生。

  據總設計師黎琦介紹,今年的樂舞結構樣態為“單章聯珠結構”,包括頌揚黃帝功德的《赫赫始祖》、表現黃帝開創農業文明偉業的《祥雲大德》、表現傳承黃帝精神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龍騰盛世》三個篇章。

  “禮儀舞隊”的服飾依據“車騎服飾皆黃”的記載,色彩以“黃色”為主調進行設計。道具的樣式、圖文、符號、文字均以漢唐形制為依據,結合當代“禮儀審美”的要求,進行唯美、鮮亮的特色設計。

  特色二

  將毛澤東所寫祭文譜成歌曲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週年、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十二五”計劃的開局之年,本次公祭首次把孫中山、毛澤東親寫的“祭文”納入其中,這也是公祭典禮一大看點。

  《赫赫始祖》依據古代典籍中歷代國家祭祀黃帝的樂舞議程記載,以漢唐“國祭”的樂舞形式呈現,並把1937年清明毛澤東親寫的“祭文”的前八句譜寫成歌告祭樂舞。

  綵排開始後,莊穆、雄渾、潤澤、激揚的音樂響起,廣場兩側身著黃色主調廣袖朝服的“禮儀舞隊”擎著繡有黃帝文化圖騰符號的旗幟,虔誠禮拜;緊接著,渾厚的男聲領唱與合唱《赫赫始祖》。在歌聲中“禮儀舞隊”有序地變換頂禮膜拜的隊伍造型,“文舞方隊”大雅的演繹《蕭翟舞》,由金盔金甲的舞者組成的“武舞方隊”雄豪的演繹《干戚舞》,兩者與兩側整齊劃一的“禮儀舞隊”炫彩輝映。

  《祥雲大德》依據漢唐祭祀黃帝“八佾”舞《雲翹》的形制,通過今人對“中華第一祭奠”的現代解讀和文化詮釋,結合“雲翹”、“百谷”“耒耜”等舞蹈元素進行珠聯璧合的演繹。

  《龍騰盛世》以1912年孫中山為公祭黃帝陵所寫的祭文《上下五千年》的譜曲為開篇,與毛澤東的《赫赫始祖》前後呼應;緊接著,以“龍”、“鳳”、“牡丹”為文化載體,把龍騰中華、和平崛起的現代解讀和“橋山龍馭”、“龍鳳呈祥”的傳説融合演繹。(記者 呂華 實習生 周雯)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