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 殷殷期盼情——臺灣同胞祭黃帝陵側記

時間:2009-04-06 10:22   來源:新華網

  

  2009年4月4日,陜西省在黃陵縣橋山祭祀大院舉行“己醜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來自全國各地及港、澳、臺、海外同胞萬餘名炎黃子孫匯聚橋山,祭奠共同的人文初祖黃帝。圖為演職人員在軒轅殿前廣場敬獻舞蹈。新華社記者焦衛平攝

  

  4月4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夫人等步入軒轅殿前廣場。新華社記者焦衛平攝

  新華網西安4月4日電(記者吳濟海 馮國 陳昌奇)“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作為炎黃子孫,慎終追遠,應該來祭祖。”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理事于璇説。

  4日上午,近萬名海內外中華兒女齊集陜西省黃陵縣橋山,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近200名臺灣同胞組成的臺胞祭祖團在祭祀隊伍中格外引人注目。

  于璇1948年在青島出生,1歲去了臺灣。“這些年到過大陸其他地方,但還是第一次來參加公祭黃帝典禮,覺得很有意義。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了不起的偉大人物,在臺灣每年也有祭拜黃帝陵的活動。”他説。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前來參加祭祀的臺灣同胞中,不管是年輕人,還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都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懷著崇高的敬意,對中華文化有著深深的熱愛,流露出中華兒女對祖先的拳拳赤子之心。

  兩鬢斑白的張佐鵬老人已經是第六次來參加公祭活動。他説,他是抗戰時期的青年軍戰士,1949年去臺灣。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他已經來大陸14次。

  祖籍陜西的黨天健,現在擔任陜西旅臺同鄉會副理事長,屬於遷臺的第二代。“我是第一次來參加公祭活動。”他説,“我覺得應該來祭拜黃帝,因為他是我們中國人的始祖。”

  另一位臺胞,臺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的周康生先生介紹,這一次同心會共有16人一起組團專門前來參加此次公祭黃帝活動,其中有4人是臺灣軍方退役中將,6人是退役少將。

  “我本人是第二次來參加公祭活動。”他説,“我希望大家團結向上,中華民族將來會更好。”

  對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臺灣同胞有著更加美好的殷殷期盼之情。

  黨天健説,現在兩岸有了直航包機,來往方便了很多,但這次他是從香港轉機飛到西安。“因為,目前臺北到西安只有週六才有一個航班。希望將來能有更多航班直飛兩岸,這樣我們過來就會方便很多。”

  與于璇一起前來參加公祭的,還有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北區學會會長劉錦龍。他們都覺得自去年以來,兩岸關係有了積極的變化。“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張佐鵬老人對兩岸關係的改善感到很高興,他充滿期待地説:“兩岸關係現在發展很快,很好,在去年時誰會想到今年就直航了呢?”

編輯:齊曉靖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