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問計於民熱度不減 列地方政府十大創新之舉

時間:2009-03-31 09:57   來源:陜西日報

  去年12月30日下午,省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舉行第二次新聞發佈會,向社會詳細通報20項整改措施。(本報資料照片)

林業廳廳長張社年作客西部網,與網民面對面交流。張 喆攝

   編者按:

  “問計於民”是我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胡錦濤總書記在安塞縣調研時提出“三體三問”的要求後,這項活動的內容進一步拓展豐富,在全省形成了察民情、匯民意、集民智、促發展的熱潮。《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國內三十余家新聞媒體均進行了專題報道,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給予充分肯定。本文對這一活動進行了全景式回望和掃描。

  陜北的窯洞,關中的地頭……特殊的客人

  2008年10月1日淩晨,西安至榆林的N378次列車緩緩抵達延安車站。一位旅客隨著人流下車、出站,隨後直奔安塞縣侯溝門村,走進村黨支部書記楊豐岐家的院子。

  “他來的時候,帶著被褥和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一看就是準備在我們這裡住下來。”楊豐岐説起當時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 一落座,他就與我婆姨和母親拉起了家常,問家裏有幾口人、幾畝地,收入都從哪兒來,平常的生活花銷用度怎麼樣,還問我們最困難的事情是啥,最期望解決的問題有哪些,一下子讓人覺得非常親。”

  這位客人,正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際。他此行是專程來住村調研、體驗農民生活、了解農村發展、向基層群眾“問計” 的。

  稍後,趙樂際提出想到村裏看看。楊豐岐就陪著他轉村頭巷尾、下田間地頭、進蔬菜大棚。在村民樊明亮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在村民馮紅萍的蔬菜大棚,趙樂際邊走邊看、邊看邊問、掐指計算,從村民的衣食住行、就醫上學、婚喪嫁娶、鄰里關係,到村裏的産業發展、勞務輸出、蔬菜銷售,再到農資價格、産業發展資金等話題,一樁樁一件件,他問得非常仔細、算得十分具體。

  “趙書記來了……”午飯後,這條消息在侯溝門村不脛而走,鄉親們紛紛聚到楊豐岐家門口。趙樂際熱情地招呼他們進門落座。大家圍攏在一起,話起了家常。從蔬菜産業的技術指導、資訊服務,到基礎設施建設、村民小組平衡發展……趙樂際與老黨員、村民代表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反覆詢問: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落實中有哪些問題?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如何鞏固?群眾貸款方便不方便?……話匣子打開了,你一言、我一語,輕鬆、熱烈、和諧的氣氛籠罩著這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兩個半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大家依然言猶未盡……

  與此同時,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錦斌,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李希也深入到村裏其他農家問疾苦、談增收、話發展。

  “那天晚上,趙書記住在了村民康海發家的土窯裏。”楊豐岐説。

   第二天,趙樂際又看望了村裏的老黨員和老人,談起了蓋房建窯成本、兒女撫養和成家、贍養老人等生活“瑣事”,還到村委會文化室重讀了鄉親們給胡總書記的去信和總書記的復信。楊豐岐説,那幾天,趙書記腳上有傷,可他還是忍著痛,來來回回地跑,想來讓人感動。

  從安塞回來後不久,趙樂際又主持召開了一個黨外人士座談會,邀請省級各民主黨派、民族宗教界以及港澳人士等共商陜西科學發展大計。那天的會議,氣氛熱烈,大家爭相發言。趙樂際認真地聽著、記著、思索著。

  趙樂際講道,省委決定在全省開展問計於民活動,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商陜西科學發展之計、共謀建設西部強省之策的一項具體措施,也是紮實搞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一方面要多途徑、多渠道做好意見和建議的徵集工作,另一方面要對這些建議進行梳理匯總、分析研究、答覆反饋、吸收落實。同時還要積極建立讓廣大幹部群眾能夠長期進行建言獻策的平臺。目的就是通過這項活動的深入開展,使陜西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更好地實現“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準、人民群眾得實惠”的要求,促進陜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問計於民”剛剛開始,我省省級領導幹部就紛紛行動起來,帶頭走訪基層走訪,到各界調研,向群眾請教,使這一舉措一開始就非常引人注目。

  “今天我瀏覽了廣大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給我的留言,其中有不少是對陜西發展的建言獻策,我們將在決策和工作中認真甄別吸收;對一些批評意見,我們會虛心接受、採納,以改進工作;對一些損害網民利益的問題,我們將及時核實,依據法律和政策妥善處理、解決。——陜西省省長袁純清。”這是2008年10月6日刊登在人民網地方領導頻道上的一段話。

  “在今年我省開展的‘問計於民’活動中,西部網徵集了大量的網民建言,省委副書記、省長袁純清對其中的300多條網民建議做出批示。”這是12月31日,刊登在西部網上的一則消息。

  不同的渠道,一樣的態度。袁純清對民情民意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全省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到2012年達到5000元,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農村發展的重要目標,實現這個目標的途徑在哪?10月17日,袁純清帶領省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到西安市臨潼區就此“問計”。

  “政府要將扶持設施農業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特別是要大力發展大棚蔬菜。”

  “能不能加大對購置農機特別是秸稈加工機械的補貼力度?”

  “種養大戶盼望建立農業發展風險基金,幫助我們在關鍵時刻渡過難關。”

  “農村經濟社會要發展好,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要。”

  “要切實改進作風,真正拿出農民歡迎、切實有效的措施,把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

  座談會上,涉農企業、基層幹部、種養大戶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代表,紛紛向省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當天,袁純清實地考察了當地的畜牧養殖、糧食生産和設施農業發展情況。

  袁純清還就金融支援促進陜西發展、大型企業加快發展等專題,分別與40多家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負責人進行座談,認真聽取金融界和企業界對保持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勢頭的意見建議。

  “我提了3條意見。一是建議儘快解決農村基層幹部待遇問題;二是加大農業投入,發展培育農村現代産業;三是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幾個月後,旬邑縣職田鎮車村黨支部書記劉建昌仍對省委副書記王俠主持召開的座談會記憶猶新。作為“問計於民”活動的一項內容,參加這個座談會的不僅有教育、科技、農業、國防工業等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專家學者,還有劉建昌這個普通農民。劉建昌説:“省上領導聽取我發言的認真勁,令人感動。”

  省上主要領導的舉動,拉開了我省各級領導“問計”的序幕。省委副書記王俠、省委常委趙正永、郭永平、李錦斌、李希、宋洪武、孫清雲、洪峰、夏龍祥、魏民洲、胡悅和副省長朱靜芝、鄭小明、吳登昌、姚引良、景俊海等省級領導分別到各自的聯繫點走訪。他們進企業、到鄉村、入校園、訪社區、下部隊,邀請不同階層人士召開各類座談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在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國有企業改革、安全生産、就業和勞動保障、城鄉協調發展、平安陜西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基層黨建、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基層醫療衛生建設、繁榮文化市場發展文化産業、民兵和預備役部隊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領導率先行動,為全省“問計於民”活動的深入開展,立了標桿,帶了好頭。省委、省政府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機關,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和各人民團體機關、省金融機構、省直屬事業單位和派出機構迅速投入到活動中。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