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鳳縣:月亮之上 鳳凰之城

時間:2009-04-10 14:14   來源:台灣網

  鳳縣之夜 舞的海洋

  每到夜晚,鳳縣縣城便成了舞者的海洋。

  4月6日晚7時30分許,記者一走到鳳縣縣城的新建路上,便被陣陣歡快悅耳的羌族鍋莊舞曲吸引。和著舞曲,數百群眾手在大街拉手圍成大大小小的圓圈忘情地跳著。隨舞者移動重心,膝部微屈、腰胯以上至肩部作軸向的環動,上身微擰傾,從而形成“S”型的優美體態。這種別致的動態和韻律,是羌族特有的“一順邊”之美。

  鳳縣人怎麼跳起了羌族舞?面對記者的困惑,縣旅遊局同志解釋道,據《鳳縣誌》和羌族的歷史記載,羌族人曾經在鳳縣生活過,後來遷移到四川。2008年4月底,縣上將羌舞等作為挖掘、弘揚民俗文化的突破口,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從四川的阿壩、汶川、北川請來4位羌族舞蹈家傳授羌族舞蹈和生活習俗。沒想到,他們5月7日到鳳縣,12日他們那裏就發生了地震。縣上得知情況後,一邊安撫他們、一邊多方聯繫他們的家人。得知家人都安全後,羌族舞蹈家將他們的技藝傳授給了縣旅遊局的員工們。三天后,員工們將所學的羌族舞蹈又帶到了縣上的部門、社區,漸漸地羌族舞在鳳縣就廣泛傳習開了,並一直跳到現在,每天晚上都是這樣,期間從未間斷。

  旅遊局的同志介紹説,羌舞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還讓市民鍛鍊了身體,更重要的是讓市民對國家正在大力保護、弘揚的“羌文化”有了切身的感受和理解。每到傍晚,人們便爭先恐後地從家裏走上街頭。舞者不分男女老幼,紛紛扭動身肢,匯入舞蹈的海洋,甚至出現一家祖孫三代上街跳舞的景象。羌舞已成為鳳縣一道獨特的景觀。

  跳得滿身大汗的劉女士對記者説,得知羌族曾經在鳳縣生活過,便有了將羌文化傳播下去的想法。自打學會羌族舞后,她每天晚上都上街跳。這樣不僅鍛鍊了身體,還可以將羌族文化傳承下來。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