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步長:用像章記錄歷史

時間:2009-04-10 13:59   來源:台灣網
 

毛主席像章製成的中國地圖。

寶島臺灣。

  走進步長企業集團採訪,第一站往往不是集團的醫藥車間,而是一個特殊的紀念館,這裡只有一類展品,那就是毛主席像章。36萬枚毛主席像章的存量讓這裡成為國內最大的毛主席像章紀念館。而紀念館的主人、步長集團的創始人趙步長也因此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像章是我收到的醫藥費

 

我現在已經收藏了36萬枚毛主席像章,最難收藏的像章要數比眼珠還小的一枚,在清理一堆像章時無意中發現了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為了收藏像章遠赴西藏,曾經見過最大的一枚挂在火車頭上的像章,直徑有40釐米,當時非常震驚。另外手繪章、手工章、瓷都景德鎮的手繪瓷、山東淄博瓷廠的手書詩詞瓷章,都屬於珍品,如果是套章一定要保存原裝原盒。

 

談起毛主席像章,趙步長如數家珍,遠遠超過談醫藥時的激情。

 

1963年,趙步長從西安醫科大學畢業響應黨的號召,支援邊境新疆的阿爾泰地區。當時的阿爾泰地區衛生條件非常艱苦,趙步長看著牧民的貧苦生活與極差的醫療條件,便下決心創辦了該區第一所衛生學校,一幹就是18年。

 

他經常義務為牧民看病,那時解放區的人民最敬仰的就是毛主席,每次趙步長免費為他們治完病後,這些人就送趙步長毛主席像章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而趙步長也十分樂意收到這樣的醫藥費,並小心翼翼地收藏。也就是在這個時期,趙步長開始了最初的少量像章收藏。

 

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這個時期我收藏的圖形種類比較少見。有的將主席頭像畫在杯子、瓷盤、瓷板上,有的像章上繪有毛主席、林彪合影,還有一些毛主席和其他領導的合影等。趙步長興奮地説。

 

1981年,調回咸陽任核工業部215醫院內科主任的趙步長,已經深深的迷戀上了毛主席像章收藏。

 

我曾專門去西藏找像章,雖然高原反應強烈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但從未想過放棄。幾年間為收購像章奔走四方,花了大半數工資。但我覺得毛主席像章所蘊含的歷史意義遠不是用錢所能衡量出來的,所以我堅持了下來。

 

毛澤東像章是徽章文化的精華

 

1982年開始,毛澤東像章就被中國全國人大列為現代文物,也被列為中國十大收藏品之一。而趙步長以36萬枚像章成為名副其實的毛澤東像章收藏第一人

 

從趙步長創辦企業的1993年開始,他把收藏毛主席像章的做法升級為有意識、有規劃的收藏。在1993—2004年這11年間,他擁有的毛主席像章數量從幾百枚驟然升至為36萬餘枚,因為收藏的像章數目太龐大了,以至於精品數不勝數。從文革初期就不自覺地保留毛主席像章的趙步長,內心有著一股濃得無法化解的情結,他歸結説,那是他那一代人特有的氣質。

 

趙步長介紹説,毛主席像章的製作前後共有三個階段。1937年,解放區人民為了表達對領袖的熱愛和崇敬,開始著手製作毛澤東像章,這就是1937—1965年的早期章。然後是1966—1976年的文革章,此時的像章已逐步轉變為政治地位和榮譽的標誌,並迅速傳遍全國。無論是像章製作的數量、品種,還是工藝水準和品質,都達到了我國徽章藝術的巔峰。也正因為如此,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將毛主席像章納入我國十大收藏品之列。在趙步長的眼中,毛主席像章體現了一代中國人樸素、忠誠和熾熱的情感,凝聚了特定社會歷史時期狂熱的個人崇拜,從而構成了一種亙古罕見的徽章文化。它們既是政治産品,也是藝術産品,是徽章文化的精華

 

第三個階段是近期章,也就是1977—1993年間全國零星出現的更貼近當代人審美觀的毛主席像章。趙步長收藏的36萬多枚像章涵蓋了上述三個時期2000多個小品種和300多個大品種,無論從數量還是種類上,在國內都無人能及。2002年,趙步長以收藏毛澤東像章數量之最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他所擁有的毛主席像章超過了上一任該記錄保持者31萬枚。

 

通過對收藏的像章的整理、研究,趙步長也逐漸成為頗具權威的像章收藏專家。他按照材質把像章分為20多類,分別是金、銀、銅、橡膠、膠木、不銹鋼、木、鉛、竹、瓷、硬塑膠、軟塑膠、夜光、鍍鉻、鐵皮、生鋁澆鑄、有機玻璃、鋁等;按種類分,又有套章、對章、系列章、專題章、獨立章;按造型分,有葵花章、燈籠章、忠字章、紅心章等等;按功能分,有佔95%以上的佩戴章、挂章、擺章和擺章的分支即擺像,包括半身和全身的立體像。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