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地上兵馬俑” 感受關中民俗

時間:2009-04-03 23:28   來源:台灣網

 

陜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攝影 董潔)

 

台灣網4月3日西安消息    陜西的兵馬俑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但“第三屆全國網路媒體陜西行”的採訪活動卻是從“地上兵馬俑”開始的。對於一些曾經參觀過兵馬俑博物院的記者來説,“地上兵馬俑”給他們感受同樣是震撼。

 

今天一大早,“第三屆全國網路媒體陜西行”位於南五台腳下的陜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關中民居、拴馬樁、開工石是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的三大展品。博物院收藏的拴馬樁達到了8600多根的驚人規模,其中不乏藝術性極高的珍品。特別是樁頭的動物、人物形象,傳達著現在還無法完全解讀的文化資訊,也因此獲得了“地上兵馬俑”的稱號。這裡展示的關中民居都是從很多拆遷改造的工程中“搶”出來的,博物院特別聘請當地民間建築高手,對這些民居進行保護性的遷建,把一座座濃縮著關中民俗文化的民居院落從關中各地搬到了這裡,目前博物院已經“收藏”了40多處關中古民居。

 

陜西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院長、中國民俗收藏第一人的王勇超對記者説:“民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源,反映了人類文化的發展歷程,我們一定要把根留住”。

 

目前,博物院搶救、保護和徵集得歷代石雕、磚雕、木雕、字畫以及人民生産生活的各種物品共33600余件(套),初步形成了民間藝術、關中民居、民俗風情、名人字畫等四大系列共9個類別的藏品類別,徵集到明清瀕臨消失的40院近千間古民居,搶救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各種地方戲曲、民間故事、工藝作坊、禮俗、鄉規等。從不同側面集中反映了關中地區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審美、勞動、居住、風俗等民俗、民藝、民風、民情的歷史風貌。

 

網路行採訪團在此恰好遇到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新淼。他説,保護這些民俗文化意義重大。陜西不但有輝煌的皇家文化,民間文化一樣底蘊深厚。看西安不僅僅要看歷史厚重的古都,還要了解民間百姓的生活,這也有助於豐富對皇家文化的了解和研究。(董潔)

 

 

拴馬樁。

 

 

 

關中民居。

 

 

開工石。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