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四皓墓

時間:2009-03-26 17:22   來源:西部網

丹鳳四皓碑

   四皓墓在丹鳳縣西7.5公里商鎮西端,隔丹江與商山相望。

  “四皓”是秦末隱居商山的4位年皆80有餘的著名學者,鬚髮 皆白,故名“四皓”,人稱東園公、角(讀綠)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4個人學識淵博,品行高尚。為避秦末之亂,遠離繁華的帝都,隱居於商山。《史記留侯世家》索隱引《陳留志》説:“園公,姓庚,字宣明,居園中,因以為號。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裏修道,故號曰夏黃公。角裏先生河內人,太伯之後,姓周名術,字遠道,京師號曰霸上先生,一曰角裏先生。”漢初,高祖屢詔不應。後來,高祖欲廢呂后之子太子劉盈,立戚夫人之子趙正如意為太子。 呂后想讓張良去説服高祖,張良説:“此難以口舌爭也,顧L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呂后用張良計,請來四皓。西元前195年,劉邦“愈欲易大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及燕(同宴)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上為大騖,曰‘吾求公數歲,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四人皆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四人去後,劉邦認為太子劉盈“羽翼已成,難動實”遂打消了改立太子之念。當年五月,劉邦死,呂后欲為四皓封官,四皓不受,仍入商山隱居。四皓死後葬於今所。

  四皓墓古柏環繞,墓前有一大碑,上刻“商山四皓”4字。相傳幹餘年間,凡經此地者,文官下轎,武將下馬,向墓肅然致禮。“四皓古陵衝北斗”為舊時“商州八景”之一。唐代詩人李白途徑此地,曾憑吊四皓並寫下《過四皓墓》詩:“我行至商洛,幽獨訪神仙。因綺復安在,雲夢尚宛然,荒涼千古跡,蕪沒四墓連。伊者練金鼎,何年閉玉泉。隴寒惟有月,松古漸無煙。木硒風號去,山精兩嘯旋。紫蘭高味罷,青史舊名傳。今日井如此,哀然信可冷。”

   另外,在商縣城西2.5公里的金雞垣,也有一“四皓墓”係舊時州縣官吏為免運途跋涉、祭祀方便起見而設的假冢。

  四皓祠,與四皓墓隔丹江遙遙相對,現已廢毀。據《陜西縣誌》載:祠為漢惠帝劉盈(西元前194年一前188年)所立。祠內現有房18間,為清代建築。四皓柯歷來為人們嚮往、遊覽和憑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貶官江州時,來此憑吊,寫下《題四皓祠》詩:“臥避秦亂起安劉,書卷如雲得自由、若有精靈應笑我。不成一事滴江州。”

  商山附近有幾處古跡與四皓的活動有關的在商咯州(今商州市)南2裏有高車山,相傳是高後使張良高車駟馬迎四皓處。商州北3裏處有高車嶺、戴雲峰,一名智亭山。相傳因四皓隱商山智慧避亂而名,在商鎮,龍駒寨(今丹鳳縣城)一帶,春節扮“故事”、“社火”,仍保留著歌唱四皓的“四魔女”(傳説為四皓的4個使女)燈舞。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