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網路媒體在貴州西江欣賞炫彩苗族服裝秀

時間:2010-03-24 15:42   來源:台灣網

苗王和苗後的服飾最為華麗(台灣網 楊永青 攝)

  台灣網10月17日貴州西江消息 全國40家網路媒體今日在貴州黔東南西江千戶苗寨欣賞了一場炫彩的苗族服裝秀,漂亮的阿妹和英俊的阿哥們,時而家常便裝,時而華彩盛裝,將苗族的服飾文化生動地展現給大家(記者 楊永青)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苗族服裝秀(台灣網 楊永青 攝)

  相關資料:

  苗族服飾之最

  最華麗的苗裝要數臺江施洞苗族女子的盛裝,其以刺繡精,銀飾多而著名。被稱為繡衣的施洞苗衣,兩袖和領、襟、兩肩均有精美的刺繡圖案,因其後背,前襟、袖口鑲滿鏨花銀片,銀泡,銀響鈴等,又被稱為銀衣,是苗族服飾中的精品。

  穿裙最短的是雷山橋港苗族。不盈6寸的超短裙,無下罕見,但卻是世居深山的橋港苗族女子喜愛的裙裝。橋港苗女,內穿青布緊身大襟衣,外穿深紅緞對襟短衣。6寸長的細褶裙,層層纏繞腰間,使臀圍顯得特大。短裙外,前圍腰長及膝部,後圍腰長至腳跟。係織花腰帶,又垂8根花帶于身後,如錦雞羽毛。下著青布緊腿褲,腳穿翹尖繡花鞋,頭綰大髻,戴鳳雀銀釵,身佩各種銀飾。

  穿裙最多的是臺江岩板苗。岩板苗族女子身著右衽大襟短衣。自製的細褶短裙達30至40條之多,裙厚近40釐米,以顯示自己富有和聰明。其身前係一條織花長圍腰,垂至腳面,腰間纏4至5條花腰帶,均係結飄于身後,裹綁腿,穿花鞋,服式較奇。

  最華麗的男裝是榕江八開地區苗族男子祭祖時,穿戴的盛裝極為華麗並民族特色濃郁。他們頭上戴著象徵閃電的銀鼓釘頭箍,據説其有驅邪避鬼的威力。

  最古老的男裝是從江岜沙苗族男子,兒時髡髮,前額頭髮剃光。留腦部頭髮披于肩後,至成年時開始蓄髮,漸漸綰髻于頭頂,額頭勒一條挑花布巾,此裝束至今不變。

  最長的頭帕是劍河縣久仰苗族男子盛裝時其包頭帕長3至4丈,在頭部纏成大盤並綴以鮮花或插上羽毛,非常獨特。

  最負盛名的銀飾是臺江、雷山兩地的苗族女子盛裝頭飾雍容華貴,此地苗族少女節日所戴的銀冠,銀角和銀鳳雀,連小姑娘都頭戴華麗的銀冠。

  最大的銀角是雷山西江地區苗族少女盛裝時戴的銀角是苗族最大的銀角,高約70釐米,寬約50釐米,角上鏨有精緻的雙龍搶寶圖案。銀角中間插有碩大的銀扇,當地人亦稱之為棕葉銀花。

  最古老的銀飾是雷山縣達落村苗族少女佩載山字形頭飾和柱式擰花項飾,傳説這種裝束同蘆笙一樣古老。

  最重的銀飾是雷山縣西江地區的苗族姑娘銀衣盛裝時,全身前後和頭上都綴以精美銀飾品,同時佩戴鏈式項飾和龍骨項圈,胸佩銀鎖,衣後背滿飾鏨花銀片、綴銀鏈和銀鈴,全身銀飾品重達10多公斤,十分華麗。

  佩戴銀飾最多的是臺江施洞苗族姑娘,全身披掛銀飾,她們同時戴數個鏈式銀項圈和片飾項圈,胸前戴重大銀鎖,手腕戴著幾對不同樣式的銀手鐲。她們是苗族中佩戴銀飾最多的一支。(來源:金黔線上)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