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吳存瑜:對青少年教育應做到“觀察、引導、幫助”

時間:2009-08-25 11:14   來源:台灣網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絡部部長吳存瑜接受採訪(台灣網 李丹 攝)

 

  台灣網8月17日北京消息 今天下午,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絡部部長吳存瑜出席了兩岸教育界代表與中關村四小師生暢談會。吳存瑜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工作,他認為對於青少年教育應做到“觀察、引導、幫助”這六個字。

  吳存瑜説,第三屆兩岸青少年社會教育研討會舉辦的很成功,大陸、臺灣的教育代表在研討會上都表現積極、準備充分,作為主辦方,能夠參與進來就是他們感到最欣慰的。

  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青少年社會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吳存瑜説,中關村四小的這種教育方法非常有特點、有創新。通過這種交流暢談會,把家長、學生請到一起,一體化教學模式,大膽、新穎,效果顯著、意義深遠。

  “我認為,青少年教育要做到這六個字:觀察、引導、幫助。”吳存瑜説,每個孩子的個性、喜好都不同,作為家長、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身上的特長和優勢,做到觀察到位;了解了孩子們的特長之後,就要積極引導,為他們走向成功打下基礎。

  他表示,最後一點“幫助”是重要的,青少年畢竟還是孩子,雖然有很多想法,但是在精神需求、物質需求、環境需求下更需要家長給予安全保護。因此,要做好每一個環節。

  青少年的社會教育從內容和方式都應該跟學校教育有所不同。內容上,應該教給孩子書本以外的東西,如生命、情感教育、與人溝通的方法、團隊精神、待人禮儀等,方法上應該用體驗式的教學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自信心,鼓勵孩子們動手參與,動腦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這是一場豐富而有趣的暢談會,同時也是一次對青少年社會教育的新探索。引導廣大青少年親身體驗,增長見識,開闊心胸,豐富人生,陶冶情操。”吳存瑜表示,希望以後舉辦更多的兩岸教育交流活動,互動往來,取長補短,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藝術館、植物園、自然地質公園等社會教育資源豐富的地方建立青少年社會教育體驗基地。 (記者 李丹)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