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龍首實驗學校介紹

時間:2008-10-15 10:02   來源:台灣網

 

  鐵嶺人傑地靈,文學巨著——《紅樓夢》前80回本著者曹雪芹、後四十回作者高鶚、中國指頭畫創始人高其佩、明代守遼大將李成梁、蘇聯紅軍第一位中國團團長任輔臣,均為鐵嶺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少年時也曾在鐵嶺銀崗書院就讀。書院至今還保留有當年周恩來讀書時的齋居及使用過的筆、墨、硯、桌等文物。現在的銀岡書院已辟為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又稱總理紀念館”。李先念、鄧穎超、余秋裏、楊尚昆、胡耀邦、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此瞻仰。

  鐵嶺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其中,遐邇聞名的龍首山,西窺城廓,東枕柴河,蜿蜒起伏十華里,縱貫銀州南北,狀若巨龍欲飛。這裡春季,山花競相開放,鬱香醉人;盛夏綠草如茵,百鳥啼鳴;金秋松柏蒼勁,紅葉滿山;隆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四季秀美的自然景色與山中的亭、臺、樓、閣相映成趣,使整個龍首山風景區到處充滿詩情畫意。清康熙皇帝東巡時路經此地,曾留下“雨余塞草自綠,日出山花更紅”的讚美詩句。

  鐵嶺龍首實驗學校前身為鐵嶺市第六中學,始建於1970年,是一所年輕的學校,近年來市政府為打造省級標準化學校,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于2007年9月30日建成佔地4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330平方米的新學校,學校已於今年1月份順利搬遷。新校址正位於鐵嶺市東郊,龍首山北側,美麗的柴河岸邊,環境優美,風景宜人、交通便利。2007年11月13日,市委書記李文科親自為學校確定新校名為“鐵嶺龍首實驗學校”。並由當代著名教育家顧明遠題寫校名。學校于2008年度被評為鐵嶺市名校。

  新學校建有教學樓、活動樓、實驗樓、食堂。設有54個教室,每間面積72平方米,學校有理化生實驗室、音樂、美術、體育、地理、勞技等專用教室及圖書報刊室,均達到省規定標準。學校建有4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已全面實施校園環境藝術化工程。校園內共鋪草坪近3000平方米,植樹500余棵,綠化達到標準化,並建有“杏壇”園等學生讀書、休閒的場所。樓內充滿人文特色的文化建設:3樓大廳突出體現“以人為本,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用孔子“學、仁”思想做積澱,提出了“視品質為生命,待家長為上帝,愛學生若親子”的辦學承諾,力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七、八年級教學樓廂示了“勵志教育、科技之光、中華傳統美德、華夏文明、開啟智慧之窗”等5個板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九年級教學樓裏屈示了“中外名校、感動中國、成功在握、學法指導”等幾個板塊,使畢業生時刻受到激勵,樹立為校、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在實驗樓裏具體展示了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的名人的名言,讓學生感受到私學的魅力。

  學校有先進的儀器設備,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音樂、美術、體育活動室可容納200人,階梯教室可容納400余人,大報告廳可容納近1000人,理化生實驗室均按32組配置,可容納64人。儀器分類達85%.學生實驗率達100%,按課程標準規定演示率100%。

  鐵嶺龍首實驗學校現有教職工總數100人,專任教師94人,高級教師51人(包括校級領導),一級教師25人,二級教師21人:研究生2人,本科學歷82人,專科學歷16人,本科以上學歷佔教職工總數84%:45歲以下教師佔全校教職工總數的94%。鐵嶺龍首實驗學校現有學生數1601人,26個教學班。

  鐵嶺龍首實驗學校辦學特色及理念:

  辦學承諾:視品質如生命,待家長為上帝,愛學生若親子。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創新發展”:“一切為學生的一生服務”。

  生活理念:踏著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長進?迎著晨風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細節決定成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付出,一分成功。

  快樂觀:我學習我快樂,我工作我快樂,我健康我快樂;苦中求樂、學中求樂、教中求樂!

  鐵嶺龍首實驗學校發展目標:

  修養準則: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教師的神聖使命:教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家長滿意。獻給學生愛心,輔導學生耐心,觀察學生細心。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

  學生觀:讓每個孩子昂起頭顱,揚起自信的風帆。尊重每個的生命價值,完善學生的生存方式,提高學生的學校生活品質,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教師應是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

  鐵嶺龍首實驗學校將以遷入新校園為新的起點和契機,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學生,為實現辦成讓人民滿意、社會讚譽的省級標準化學校的目標而闊步前進。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